(ps:兩章合一,今天給孩子輔導了一下午的作業,肺都要炸了……)
路遠明成功了。
依靠人類文明凝聚體作為中樞系統,在其中找到數量超過百萬人的人類所在位置,然後靠著認知可以進行空間躍遷。
只是一次性要消耗一億到數十億不等的無色光顆粒,這其中的消耗多寡根本不明,既不是人數多寡,也不是距離遠近,有一種彷彿是亂數決定的感覺,而就超級計算機的分析與科學家們的分析來看,這其中或許有一種資訊權重公式。
比如人數乘以距離,然後再乘以一個常數,路遠明要穿越過去就需要花費這麼多的無色光顆粒,但是因為資訊權重不同,比如有的人在人類文明凝聚體中資訊量大,有的則資訊量少,甚至有科學家懷疑還有的人資訊量是負數,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好像是亂數決定的感覺。
不管怎麼樣,路遠明成功達成了靈能躍遷,可惜這種依靠人類文明凝聚體來達成靈能躍遷的辦法,讓路遠明完全無法攜帶除他以外的任何人和物……沒錯,別說人了,連任何物都沒法攜帶,這意味著他必須光著屁股達成靈能躍遷。
當然了,信誓之書是跟隨他躍遷的,這件物體既有物質特性,又有暗物質特性,甚至還帶著別的特性,頗有一種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感覺。
因為路遠明達成了靈能躍遷條件,於是在第三次亞龍族追擊作戰後第四個月,人類統一政府和人類軍方同時下達了分兵出發命令。
第一次分兵將整個人類艦隊群分為了三隻部隊,第一隻為人類總部隊,藍星號和月球都在這隻部隊中,路遠明和人類高層也基本都在其中,統帥四大方面軍中的兩隻,統帥白銀種艦隊中的五百萬數量級。
另外兩隻隊伍則分別由一隻人類方面軍作為戰區統帥,各自帶領兩百萬到兩百五十萬白銀種艦隊,各自帶上三十名適格者,各自帶上三架超級機甲,同時除了軍方人員,還有相關的後勤人員以及後備兵員及其家屬,每一隻隊伍總計要攜帶差不多接近三千萬人類。
這可不是什麼不為民眾安全著想,而是必須有這麼多人口才行。
路遠明的靈能躍遷是以人類叢集為座標系,人數少於一百萬時他就無法感知與躍遷,而這兩隻方面軍隨著挾裹和籤信約的白銀種增加,他們肯定還要分兵,不然如何能夠說是滾雪球?所以三千萬人類其實已經很少了。
當然了,人類總部這邊之後也自然還會分兵分艦隊,也還會有別的方面軍,這自然不提。
與此同時,人類統一政府簽署了擴軍擴兵令,允許了軍方提出的新宇宙軍艦隊建設,以及擴軍入伍三千萬人的提案建議。
這可不是什麼後勤或者隨軍人員,而是作為軍人的三千萬人。
而且這都還只是第一次擴招,人類總人口約莫為十二億兩千萬左右,這是包括了女性和年老者在內的全人口(沒有幼兒),不過因為延壽科技的使用,基本上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老人,那怕是地球時代其八十歲的老人,甚至是過百的老人,現在的身體狀況也基本上是和青壯年差不多,所以除了絕大部分女性和特殊人才,現在人類可以算是全員皆青壯,皆可入伍成兵的那種。
但真正的軍人可不是這麼算的,除了那些野蠻的遊牧民族,真不可能有全員脫產士兵的那種,而現在人類同意政府徵召的可是真正的脫產職業士兵,這意味他們除了訓練,戰鬥,軍事技能,宇宙飛船,機甲什麼的,別的東西都是不用做的,若是這種脫產職業士兵多了,這對人類文明的整體發展是相當不利。
所以在經過科學的計算與驗證後,專家們所給出的意見是,人類現有的職業軍人數量最好不要超過總人口百分之一點五的數量。
十二億人口計程車兵總數最多最多也就是一千八百萬人為最高了。
再多的話就會影響到人類的現有社會結構穩定,以及各種工作生活的穩定。
但是一千八百萬士兵的限制前提是人類社會依然是以日常為主,當進入到了種族戰爭時,那一切都是軍事管制條例了,參謀部研究後所給出的數字時,人類可以用十年時間徵召八千萬職業軍人而不影響生產生活,依照現在人類的生產力水準是絕對可以做到的。
這還不算,同時在種族內部實行每月至少五天的全民軍訓,而且是深度軍訓,可不是什麼站隊姿那種,而是真正的武器實操,以及對現代化宇宙戰艦和機甲的熟悉。
這是為了預防萬一,不管是人類的大席捲計劃順利實行,人手缺失得厲害,還是大席捲計劃出了什麼紕漏,急需大量新兵入伍,有沒有這全民軍訓到時候可就是兩回事。
而且因為路遠明的強硬要求,這一切政府和軍方動向全部都是明白的告示於全民。
沒錯,我們人類接下來就要玩一把大的了,一旦成功,立刻整片河系天翻地覆,吾等人類就可以順著這風向風勢直上九重天,不但有一定可能一舉成為至高河系的新霸主,更有可能昇華到四級宇宙文明,說不定連成為別人口中的黃金種都不是什麼夢。
政府的公文自然不可能如此的直白,但是大概意思是真的說得明白的了,這等將政府和軍方接下來的動向和打算全部說明白的政府公文,而且是面向整個人類族群,這種情況可謂是從古未有。
但是偏偏作為軍人主力的男人們卻就是需要以及喜歡這個。
甭管你說是宏大敘事也好,還是說男人的暴力基因作祟也好,又或者是被星辰大海迷住了雙眼也好。
在女人們擔憂戰爭傷亡時,男人們開始普遍性的鍵軍,而且是不分年齡大小,不分場合的鍵軍,網路上,現實裡,工作崗位上,甚至是交通工具上,各個飯店食堂中,只要有了空閒,只要有了話引,那別說是認識的熟人朋友同事什麼的了,便是不認識的陌生人都可以引經據典的為眼前人類局勢說上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