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遠明無法想象這個場景。
整個宇宙顯得非常空曠而寂靜。
那怕是在第四道座標的星河中,看似有著上百萬的文明共存,但是若不是知曉對方在什麼地方,便是以光速飛行個上千上萬年,或許都不會碰到任何一個文明。
宇宙尺度上的距離之大,那是超越了凡物想象的極限啊!
而文明的構成能算得上什麼?那怕是現在人類卯足勁,利用光石的算力瘋狂製造幾千億幾萬億幾十萬億的宇宙戰艦,了不起就填滿一個恆星系從恆星到柯伊伯帶十倍的距離吧,這對於宇宙來說簡直連滄海一粟都算不上,要知道隨便一個星河裡的恆星都有上千億顆。
而整個宇宙有多少星河?
不計其數!
這樣的宇宙尺度距離,文明簡直就像是依附在人類身上的細菌身上的一個分子上面的一個電子裡的電荷一樣……
所以宇宙是空曠而寂靜的,如果沒有黃金種族設定的五道座標點,恐怕一個文明從發展到鼎盛再到湮滅,連別的文明的面都碰不到。
但是現在,科學家告訴路遠明,宇宙中的中高等文明們,他們一直都再玩網際網路,彼此之間都知道彼此,時不時來一句問候,或者時不時來一把擼啊擼?
要不要這麼扯淡?
路遠明聽完這一切,並且將其理解後,頓時產生出了一種極度荒謬的感覺。
但是他不得不承認,這些科學家們提出的這個邏輯概念確實是可能的。
越是高階的宇宙文明,自然就有越是發達的工業能力,越是高階的能量來源,越是強大的武器防禦,同樣的,通訊裝置也必然會更加先進。
四級宇宙文明時,雙粒子糾纏通訊還勉強可以使用。
但是按照科學家們的推論,當到達五級宇宙文明時,能量來源必然是黑洞反應堆,同時四級宇宙文明的奇蹟造物引力井,對於五級宇宙文明來說已經屬於常規航行速度,也就是五級宇宙文明常規航行速度已經可以達到萬倍光速,而且隨著極限曲率視界的誕生,空間門已經不再是什麼幻想。
這種透過極限曲率視界,來達到空間摺疊效果,可以一瞬間從一道空間門,去到數十萬光年外的宇宙空間。
靠著這樣的能力,一個五級宇宙文明是可以輕鬆殖民整個星河的,數十萬光年區域的星河仿如村莊一樣快速到達,那麼與其相等的,也必然需要有足以匹配這麼大範圍的快捷通訊方式。
雙粒子量子糾纏確實可以做到數十萬光年範圍都可以瞬時通訊,但是這也意味著需要大量的雙粒子量子糾纏工程作業來達成,這可不是一對雙粒子量子糾纏就可以解決一個恆星系交流的問題,這不存在。
一對雙粒子量子糾纏只能夠傳輸一組資訊,也就是類似電話那樣我說你聽,或者我說你聽。
像是類似網際網路那種資訊網路,或者是大規模多組資訊通訊,這對於雙粒子量子糾纏來說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了,如果非要做到,那所需的人力物力簡直大到誇張,而且因為資訊擾動等緣故,當資訊量級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出現失真與資訊丟失等問題,所以那怕從理論上來說,靠著雙粒子量子糾纏也做不到宇宙網際網路的程度。
但是唯一電子可以做到!
依靠唯一電子科技,不但可以做到宇宙網際網路,還可以做到私服,區域網,或者是加密伺服器,只要科技達到,一顆小小的電子完全可以做到這些!
這也是路遠明排除萬難,那怕讓人類集團露出巨大的破綻,也要答應這些科學家們的原因之一了。
資訊,人類缺乏對這個時代整個宇宙認知的資訊!
第四道座標中人類雖然遇到了大量外星文明,連四級宇宙文明都遇到了六個,從他們口中知道了許多資訊,包括了少許五級六級宇宙文明的資訊。
但是這些資訊全部都是片面的,區域的,對於整個宇宙現在的局勢瞭解並不完整。
白銀時代的諸多情況人類都是不明,目前也只是知道個大概,許多重要資訊,比如宇宙田園時代的情況,諸神時代的情況,黃金時代的情況,以及現在的白銀時代的真實情況,這些對人類來說都還是一片迷霧。
特別是眼前這個時代,白銀種是不是都是上一個星河的那種?
因為按照智庫團隊們的分析推論,除了那種上層墮落化的渣渣白銀種,在極小機率下還會誕生號稱卷王之王的內卷型白銀種,別看內卷和內耗就差一個字,但是這其實本質都不同了,這種白銀種在推算之中很可能非常可怕。
所以不管這唯一電子是不是零點引擎試作型的前置科技,只要其真能夠連通入宇宙網際網路,那麼這一次的代價就算是值回票了。
“……只希望一切順利就好。”路遠明喃喃說著。
今天就是關於唯一電子實驗的時候。
人類集團百分之八十的能量都被匯聚於一處,一共八百一十二萬個能量匯聚與散熱矩陣組,加上三十枚光石的合力運算。
同時,在該計算陣列之外,還有另一組更加巨大的球狀體建築物,其直徑足有五十公里,完全由金屬所構造而成,這正是該次實驗的重中之重,極限曲率視介面產生裝置,也就是製造一個具備黑洞視界性質的範圍區域!
隨著浩瀚能量匯聚,該球體內開始出現了巨大的引力,也就是極高強度的時空曲率。
這一顆球體有一大半的功能都集中在了反向曲率抵消上,以此保持外界的時空曲率平衡,以及抵消對構造體的潮汐力破壞上,最主要的原因,人類還無法制造出小型化視界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