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達到神級宇宙文明,不然那怕是九級宇宙文明也必須依附於宇宙而生存。
別以為高階宇宙文明就不需要消耗什麼東西了,其能量的來源其實全部都是來自於宇宙本身,物質,能量,都需要與外界進行互動,不管是從行星,恆星,還是別的星體,或者星雲物質,還是物質界的微觀層面,總之文明就離開不了宇宙,除非是類似神級宇宙文明那樣自造宇宙,但是即便是自造宇宙,估計也是需要什麼東西來當材料的吧?
總而言之,任何已知的文明,除了諸神以及現在的諸神殘屍,別的都需要依靠宇宙而活。
查探還在繼續,但是越來越多不好的訊息被查探了出來。
這個宇宙黑暗空洞大小的準確資料是兩億兩千萬光年區域,而人類艦隊並沒有在這個空洞的中心,距離中心約莫有四千萬光年距離。
更加不幸的是,第三道座標點位置就在這個空洞的最核心處,也就是說,人類要航行四千萬光年的距離才能夠去到第三道座標點。
一時間路遠明覺得是不是黃金種族搞錯了?將他送到了白色道路上?
不然為什麼這裡一片虛無,一無所有,而且去到座標點的距離足足有恐怖的四千萬光年!?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人類現在的曲率航行速度是九千六百倍左右光速,畢竟建造在藍星號上的引力井並非是完整版引力井奇蹟建築,這裡就大概算是一萬倍光速好了。
按照這個距離來算,人類必須要每時每刻的使用最大功率引力彈弓加速,然後花費四千年時間才能夠去到目的地。
這還不是最絕望的,最絕望的是引力彈弓每一次使用都需要消耗極巨量的能量!
這本是理所當然,越是高階的科技造物,其消耗的能量都會比前一個等級提高一個大量級。
若是讓地球時代的人類獲得了現在的四級宇宙戰艦,恐怕將全地球的能量加起來充能一年,可以讓這四級宇宙戰艦航行個幾分鐘,甚至可能是幾十秒。
這中間的能量差距太大太大了,現在人類隨便拿出一座反物質反應堆就可以供二十一世紀的人類文明獲得“無窮”能量的快感,足以讓那個時代的人類當成神蹟一般。
而將情形轉換到這裡,四千萬光年,若是用引力井技術,也即引力彈弓的近萬倍光速,航行四千年,其所要消耗的能量恐怕足以熄滅至少數百顆恆星!
藍星號的儲備嚴重不足!
別說是航行四千年了,恐怕連航行一千年的能量儲備都不足!
物質儲備勉強還夠,藍星號足夠巨大,內部自成迴圈體系,都不用節約,四千年的時光完全可以在藍星號內度過,但是能量卻不行,反物質反應堆並不是虛空造能,而是用能量來獲得更大功率的能量輸出,其本質依然是原子能的上位體系。
除非……真空零點能!
人類利用零點引擎試作型完美開發處真空零點能,那麼就可以完美的用物質來獲得能量,這才有可能將藍星號帶到座標點去。
“……所以,還真是必須要在這個座標區域使用的東西嗎?”路遠明苦笑了起來。
自從查探到周邊星域情況後,這資訊立刻被路遠明命令封禁,除了高層人員,絕不允許傳遞到中層和下層。
平白的惹來全民騷亂啊。
雖說這個命令有些違背路遠明和唐哲安所定下的還政還權於民,但是其前提本身就是和平時代,以及人類文明發展到了極高境界時才可,現在這時自然是必須要路遠明個人決定了。
在這會議室中,討論已經進行了三天三夜,幸虧現在人類的身體素質經過大量微調,又有四級宇宙文明等級的基因生命學,而且整個藍星號都籠罩在生命花園中,所以那怕普通人也可以熬夜好多天,對他們的精神和肉體傷害都不大。
政府高層,軍方人員,科學家團隊,智庫成員,值得信任的白銀種高層,所有人員幾乎匯聚一堂,討論的內容自然也就是現在人類艦隊所處的空洞黑域。
“……從已探測結果來看,這片二點二億光年的星域就是一片空白,沒有行星,也沒有恆星,更沒有星雲物質,這是一片相對於整個宇宙來說的真空地帶。”
“我們的物質儲備還算充足,就現在的消耗而言,可以供所有生命消耗維持三點二萬年,如果再節約一些,那麼四萬年也可以用到。”
“但是能量儲備,也即是消耗於反物質反應堆的能量嚴重不足,若是不進行引力彈弓使用,那可以消耗大約梁萬年,這之後就必須要使用重聚變反應堆了,但是即便如此,也最多消耗三萬年。”
“若是要使用引力彈弓……我們最多隻能夠航行出一千五百萬光年左右,再這之後能量就會耗盡。”
有專家透過影片做出了總結報告,而這報告其實在場每個人都看了好幾遍,這時候聽來依然是各自臉色鐵青。
路遠明嘆了口氣道:“真空零點能呢?零點引擎試作型呢?”
大科學家劉彥就站起來嘆了口氣道:“科技太高,雖然不至於完全無法解析,但是也需要至少數年到十數年時間來逆向工程,這還不是關鍵,關鍵是這一臺試作型的功率肯定無法支撐起引力彈弓,而要製作處新的零點引擎,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大量的物質,而且還有失敗可能,至少前期會如此……”
“這就和最初的反物質反應堆一樣,體型極為巨大,這零點引擎也是同樣如此,其原理是透過反物質反應堆的超高能量,藉助空間科技在區域性空間達到曲率極限,也即是黑洞視界範圍,以黑洞視界的霍金輻射形態來達到提取真空零點能,試作型科技程度很高且不說,目前我們的計算公式表明,一座以我們現在科技製造出來的零點引擎,其大小最起碼有二分之一個月球體量。”
“除非找到地質行星,不然靠我們現在儲備來製造零點引擎的話,恐怕最多隻能夠製造四個。”
眾人又是再度沉默。
在星河內自然不覺得,四級宇宙文明的科技足以輕鬆解體行星,什麼物質不能夠獲得?
想要測試新科技,製造新器具,那物質是堆著用,損壞了,失敗了,那就再來一百遍好了,不是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