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倫隨便翻了幾頁名為“聖典”,實際上是漫畫的書本。
第一本是講述一名男性當家庭教師的時候對少女出手,隨後始亂終棄,幾年後,成為一名高中教師的他竟然遇到了當時的少女,而那位少女利用各種各樣的手段壓榨男性,弄得他最後家破人亡的復仇故事,很有教育意義。
第二本則是大正時代一名從小就接受著特殊“教育”的巫女在結識了質樸的男主之後產生了變化,開始渴望愛情,並且最終與男主逃出了一直禁錮她的小島的故事,很有教育意義。
第三本是古代一位富家大小姐與自家的工人相愛卻無法在一起,她告訴愛人自己的轉世將會來和他在一起,大小姐生下了女兒之後逝去,多年後,她的女兒繼承了母親的記憶,終於和工人走到了一起,卻又因為難產而去世,直到工人老去,他看著和妻子一模一樣的女兒,才終於發現根本沒有轉世,只是最初愛人留下的記錄讓她的後代來彌補自己而已,很有教育意義。
這些有著教育意義的漫畫,雖然因為其中的一些情節而變得少兒不宜,但徐倫覺得,這只是藝術形式的不同而已,不論是他,還是鳴神時雨都已經成年,看這些漫畫,合情合理。
只不過,用書皮包裝成“聖典”是不是有哪裡不對?
“這些漫畫是你自己買的?”
徐倫問道。
搖頭。
“哦,差點忘了,你可以說話,但不要說黃段子,不然我消音可能會來不及。”
徐倫說了一句。
點頭。
“你們神社什麼時候給你看這些漫畫的?”
徐倫隨意拿了一本,問道。
“六歲?”
鳴神時雨歪了歪腦袋,可可愛愛。
“?”
問題很大。
真的。
先不提這些漫畫上面明確標註的分級和年齡限制,光是讓一個六歲的,三觀尚未形成的女孩看這些東西,就很超越常識了吧。
鹿島神宮難道是那種表面正經培養巫女,實際上是培養某些侍奉他人的“巫女”的機構嗎?
“你們神社裡都看這些漫畫?”
徐倫又追問。
“不......只有我才看,田村巫女說,我是被選中的,主祭巫女。”
鳴神時雨老實說道。
田村巫女大概是鹿島神宮的前輩吧。
等等,只有鳴神時雨一個人接受這樣的教育?
主祭巫女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