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九百零一章:巴爾幹戰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零一章:巴爾幹戰火 (1 / 2)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巴黎已經淪陷,但巴黎的陷落絲毫沒有打擊法國人抵抗德國人的信心。

在將政府遷移到圖爾之後,法國總參謀長戴高樂向全法國民眾下達了《告法國人民書》。

在這份重要檔案中,戴高樂提到:“法國並非孤軍作戰,我們還擁有大英帝國,奧地利帝國,澳大拉西亞帝國等盟友。

雖然我們失去了巴黎,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喪失了戰勝德國人的希望。

不管你是普通的法國民眾,還是軍火工廠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亦或者是在戰場上傷退計程車兵,請聽從我的號召,投身到國家需要你們的每一處地方。

無論發生什麼樣的情況,法蘭西的抵抗火焰絕對不會熄滅,法國人也絕對不會屈服。

士兵們,我們的身後不只是圖爾,還是廣大的法國民眾和我們的家人。

為了我們的家人和同胞,為了法蘭西最後的榮耀,為了法國的存亡,請讓我們忘掉之前所有的失敗,眾志成城的站在一起,向我們的敵人高呼:法蘭西不可戰勝!法國人絕不投降!”

不得不承認,雖然法國在戰爭中的表現遠遠不如德國,但法國也不缺那些真正的愛國主義者。

隨著戴高樂的號召,大量的法國有志青年迅速集結,並且在短時間內就完成了高達50萬士兵的動員。

這些法國青年對現在的軍事政府認可嗎?恐怕未必。畢竟是進行軍事政變才建立的政府,並且控制法國的時間很短,很難得到所有法國人的認可。

但一句不做亡國奴,就足夠讓更多的法國人站出來,踴躍的加入軍隊,加入抵抗德國人的陣營。

這也正是那說也說不清,看也看不到的愛國之情。一個國家爆發危機的時候,如果能有數不盡的英雄站了出來,那麼這個國家怎麼也不會滅亡。

在法國進行著大量動員的時候,德國這邊,更是接連對多個國家宣戰。

之前也提到過,德國非常需要北歐三國的鐵礦和其他礦產。

在攻佔巴黎之後,德國就迫不及待的對北歐三國宣戰,軍隊浩浩蕩蕩的對挪威和瑞典進行登陸。

同樣被宣戰的還有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這也造就了一大奇觀,德國同時和大半個歐洲作戰,這是比一戰還要瘋狂的舉動。

除了攻打這幾個北歐小國家之外,德國也開始大量轟炸英國,並且向英國投放了大量的勸降書。

其實在戰爭一開始,在德意志帝國的計劃中,並沒有進攻英國這個瘋狂的想法。

德國首相甚至天真的相信,如果德國能夠迅速擊潰法國,英國也會接受和談。

但沒想到,不僅英國人沒有接受和談,在英國人的幫助下,甚至法國也放棄了和德國和談這個方案。

雖然德國政府多次聯絡英國,試圖以一種較為和平的方式解決和英國的戰爭。但德國政府屢次聽到的訊息只有一個詞,那就是大大的“no!”。

新任英國首相丘吉爾甚至在對全英國民眾的講話中公開宣佈:“我會一直在倫敦,在這裡指揮整場戰爭。如果德國人要攻打我們,那麼就讓他們來吧。

我會一直坐在這裡,就坐在這把椅子上。要麼德國人投降,要麼德國人把我的屍體從這裡抬出去!”

英國堅定主張的態度讓德國大吃一驚,部分德國民眾甚至嘲笑英國人是個傻子。

畢竟此時的戰爭德國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甚至已經攻佔了大量的法國土地。

德國軍隊所到之處,任何國家只有防守的地步,甚至就連防守都很難做到。

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居然還要堅守戰爭,這難道不是坐等戰敗,然後被瓜分殖民地嗎?

雖然德國民眾有些不理解,但此時英國的主張態度的確十分的堅定。

為了給英國人的態度予以回應,德國首相在新一屆國會上也進行了自己的發言。這次發言一改以往的歇斯底里的風格,反而變得溫和文雅。

“很可惜,我從英國只聽到了一個呼聲,那就是戰爭必須進行下去。這是英國人的呼聲嗎?恐怕未必。

這不是英國人的呼聲,這是來自英國政客的聲音。從良心上,我覺得我有責任再一次呼籲英國和其他國家,拿出你們的理智和常識來。

我認為,我是有資格做出這種呼籲的,因為我並不是祈求恩惠的戰敗者,而是以理智名義在說話的勝利者。

恕我直言,伱們根本沒有將這場戰爭繼續進行下去的底氣。除了徒增傷亡之外,這是一件完全沒有必要的事情,但你們仍然在做。”

在德國首相進行演講的當天晚上,就有數百架德國飛機在英國各大城市撒下了大量的印著演講全文的傳單。

在這份傳單上,還印著醒目的一句話:“投降吧,這是政客之間的戰爭,不應該連累普通的民眾。”

讓德國人沒想到的是,早在他們大量撒下演講傳單之前,德國首相的演講就已經透過廣播的形式送到了英國各地。

對於德國類似恐嚇一般的演說,英國政府不僅沒有絲毫的恐懼,反而還順水推舟,讓全體英國民眾對德國進行防備,並讓他們對於戰爭繼續進行下去有所準備。

1936年10月17日,在英德兩國政府新一輪的交涉中,英國哈利法克斯勳爵在廣播中正式提到了:“除非德國人願意保持戰前的邊界,否則英國人永遠不可能同意和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