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九百七十一章 :包圍圈的作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七十一章 :包圍圈的作用 (1 / 2)

阿瑟還是有點失望的,俄國人主動退出芬蘭北部的城市之後,澳大拉西亞也就少了一個可以直接向俄國宣戰的理由。

不過這也直接的體現出了澳大拉西亞的強大,哪怕是內心並不甘願居於人下的蘇達林,也不得不在此時向澳大拉西亞屈服。

澳大拉西亞和俄國之間的小衝突只是歐洲戰爭的一個小小事件。只要沒有打起來,重要性就無法和對德國的戰爭相比。

隨著時間來到1939年的4月22日,在澳大拉西亞軍隊的幫助之下,芬蘭的全部領土宣告解放,德米特里也早就回到了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主持整個公國的秩序。

同樣也是在四月,挪威和瑞典北部的城市也基本被收復,德國軍隊已經被全部趕出了北歐地區。

北歐的澳大拉西亞軍隊有一部分南下選擇前往丹麥,另一部分則從芬蘭渡海前往波羅的海三國。

雖然阿瑟更想佔領沙皇俄國時期的首都聖彼得堡,但此時的俄國政府明顯不會給澳大拉西亞軍隊機會。

早在俄國軍隊從薩拉撤離的時候,就已經有部分俄國軍隊南下前往聖彼得堡。

德國人也自然不可能放任自己的軍隊被澳大拉西亞和俄國南北夾擊,早在四月中旬就已經將聖彼得堡地區的軍隊撤離到了更南部的盧家和普斯科夫一線。

這麼做不僅方便了俄國人重新收復聖彼得堡,同樣也方便了澳大拉西亞對地中海三國的進攻。

雖然德國所佔領的地中海三國傀儡政府也在海岸線部署了嚴密的防禦,但這些軍隊的戰鬥力肯定無法和德國軍隊相比。

德國人為什麼不派遣軍隊幫助這些國家守住海岸線呢?當然是德國本土更需要這些軍隊的防禦了。

從五月份開始,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的進攻就已經從斯堪尼亞杜海來到了西蘭島,這裡可是丹麥所有本土中最大的島嶼,就連丹麥原本的首都哥本哈根也在這座島嶼上。

其實如果從正常的地理觀念出發,丹麥的首都應該放到土地面積明顯更大,並且和歐洲大陸相連的日德蘭半島。

但正因為丹麥過去的歷史原因,才讓丹麥的首都位於地中海之上的西蘭島。

畢竟丹麥可是曾經整個北歐和地中海的霸主之一,聯統著挪威和瑞典兩個龐大的國家,並且成立過斯堪的納維亞這個三個國家聯合起來的龐然大物。

相較於丹麥,澳大拉西亞更多的進攻重心放在波羅的海三國的身上。

首先是英國人對於丹麥這個國家,肯定是要拉攏的。哪怕德國建造基爾運河後丹麥的重要性已經沒有那麼高了,但作為歐洲傳統並且歷史悠久的君主制國家,英國也是相當看重丹麥在歐洲所有君主制國家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其次就是丹麥的南方就是德國的本土,德國肯定會死守丹麥地區,至少也會死守日德蘭半島。

畢竟在丹麥以南的石勒蘇益格和赫爾施泰因地區,不僅有著德國建造的基爾運河,同樣還有著德國非常重要的北部城市漢堡。

漢堡再往南就是漢諾威,這裡已經深入德國腹地,並且相當靠近德國的魯爾區和柏林。

不管怎麼想,德國人都絕對不可能放棄石勒蘇益格和赫爾施泰因這樣重要的地區。

與其在丹麥地區和德國人拼個你死我活,倒不如抓緊收復波羅的海三國,至少也要在波羅的海三國中佔據兩個名額。

畢竟俄國的本土和波羅的海三國相鄰。如果澳大拉西亞不抓緊攻克波羅的海三國,俄國人對於這三個國家肯定也會有想法。

俄國人佔領波羅的海三國之後,不僅能夠大量擴張俄國在波羅的海的海岸線,同樣也能極大程度的加強俄國在整個波羅的海的影響力。

這對阿瑟和澳大拉西亞來說是得不償失的,為了澳大拉西亞在波羅的海的戰略部署,波羅的海三國一定不能被俄國人拿到。

而且如果能夠掌控波羅的海三國的話,還能夠透過波羅的海三國南下波蘭,拿下這個原本德國和俄國之間的戰略緩衝地。

這麼做有個好處,能夠直接切斷俄國軍隊前往德國本土的路徑。只要俄國軍隊不能攻入德國本土,他們在這場戰爭中的貢獻就註定不會太大。

只要功勞不大,澳大拉西亞和英國就可以聯合起來減少戰後利益中俄國所獲得的佔比。

甚至如果極端一點的話,還能夠在波蘭地區扶持一個新的波蘭政府,並且受益這個新的波蘭政府在俄國人還沒有完全收復本土之前,佔領一大片俄國領土,給俄國人找點麻煩。

相信英國人為了維持自己的地區平衡政策,也不願意看到龐大的東歐地區只有俄國一個強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