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沙市政府向全波蘭宣佈波蘭重新獨立,並且建立大波蘭王國。
對於所有波蘭人來說,這絕對是值得慶祝的一天。
自從波蘭被德國快速擊敗之後,波蘭人就無時無刻不想著復國。但戰爭前中期德國的軍事力量太過強大,哪怕是貴為列強的奧地利帝國也沒有任何反抗的機會。
現在在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的支援之下,波蘭能夠快速的從德國的控制範圍內獨立這是所有波蘭人都樂意見到的。
至於波蘭的政體到底是共和制還是君主制,實際上對大多數波蘭人來說沒有那麼重要。
更何況,新的波蘭的名字為大波蘭王國,反而能夠彰顯出波蘭人對於大波蘭計劃的追求。
相較於上一個提出大波蘭計劃但被德國人快速擊敗的共和政府,波蘭人對於現在新的大波蘭王國也不是那麼不能接受。
在波蘭人的期待當中,大波蘭王國順利的建立。
第一任大波蘭王國國王的人選將會由大波蘭王國政府進行投票選舉,但實際上的投票結果仍然由英法澳三國操縱。
對於波蘭王國的人選,阿瑟實際上是保持著無所謂的態度的。
畢竟澳大拉西亞王室人丁還是稀少,並沒有合適的成年男性來擔任波蘭的國王。
而且波蘭王國註定是要和俄國進行對抗的,成為波蘭國王並不是一個安全的工作,甚至可能會引來俄國政府的刺殺。
澳大拉西亞憑藉著對北歐和波羅的海三國的部署,同樣也能對中歐地區產生影響力。
反正不管是誰成為波蘭的國王,都無法忽視澳大拉西亞在波蘭地區的話語權。
更何況,未來的波蘭王國想要在中東歐地區和俄國進行對抗,取得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的支援是非常重要的。
英國王室自然不會放棄這一好機會,在澳大拉西亞沒有反對的情況下,喬治六世成功的讓英國王室的旁系成員成為了新的波蘭國王。
當然,雖然阿瑟並不排斥任何人成為波蘭國王,但這並不代表英國人可以沒有任何付出就獲得波蘭國王的位置。
在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的未來計劃當中,波蘭將會成為近期內比德國還要強大的中歐國家。
而作為兩國計劃當中抵抗俄國的最前線,波蘭所獲得的支援也是源源不斷的,這也能更加體現波蘭在整個歐洲的重要性。
英國人為了波蘭國王的位置,也只能忍痛將牙買加出售給了澳大拉西亞。
牙買加位於加勒比海,和古巴以及海地隔海相望。
有了牙買加和之前獲得的波多黎各,澳大拉西亞在加勒比海附近已經擁有兩處優良的海軍基地,對於全球戰略部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這些個海外的島嶼和群島,在阿瑟的未來計劃中都是要部署導彈的。
只不過現在導彈的打擊範圍實在太短,導彈真正的戰略作用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
等到打擊範圍更遠的中遠端導彈和洲際導彈被研發出來,這些個位於海外的領地才會發揮出自己應有的作用。
而在海外擁有多個軍事基地的澳大拉西亞也就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核打擊,這也是阿瑟為將來的君主準備的一份禮物。
只有對全球保持威懾力,澳大拉西亞才能坐穩接下來的世界霸主的寶座。
至於英國,現在已經不被阿瑟放在眼中了。
如果只論本土的工業和經濟,澳大拉西亞在戰爭中對英國已經實現了反超。
雖然依靠殖民地英國人在總體規模方面還是佔據優勢,但英國人的殖民地真的穩固嗎?
想都不用想,俄國沒有獲得太多的好處,一定會將目標放在瓦解殖民國家的殖民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