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墨索里尼試圖挑戰王權的態度,這是阿瑟不願意接受的。畢竟這樣的動作不僅會對義大利的王權造成威脅,同樣也能威脅到世界上所有的君主制國家。
1938年3月27日,阿瑟對外發表公開宣告,表示義大利政府墨索里尼對義大利王室的陷害是無端的,是可恥的,更是非法的。
阿瑟還表示,墨索里尼才是那個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之一,他和德國首相一樣,都是這場大戰的罪人,是導致人類產生上千萬傷亡的罪魁禍首。
阿瑟這樣的態度已經很明白了,那就是不願意輕易的放過義大利。
有了阿瑟的態度,澳大拉西亞政府自然明白他們該做什麼。
在同盟國這邊的例行會議上,澳大拉西亞再次重申了曾經所簽署的聯合國家宣言,並且表示任何國家都無權和義大利單獨簽署停戰協議。
意思已經很明白了,必須要和義大利死戰到底。
這和英法的利益並不衝突,畢竟他們都能從戰敗的義大利身上拿到許多好處。
或許也是清楚自己已經沒有退路,墨索里尼開始瘋狂的武裝更多的軍隊,試圖和英法澳聯軍拼死抵抗。
但結局已經證明了,這樣的拼死抵抗是徒勞無骨的。
1938年3月28日,數十萬英法聯軍浩浩蕩蕩的進入了米蘭,接管了這座義大利北部最大的城市之一。
在往後的幾周時間,義大利的北部城市佈雷西亞、韋羅納、特倫託、帕多瓦和威尼齊亞接連被英法聯軍攻破,戰火也逐漸蔓延到了更南部的帕爾馬和費拉拉等地區。
而澳大拉西亞這邊,也在短時間內順利的攻破了拉斯佩齊亞,並且在佛羅倫薩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包圍圈。
此時的包圍圈裡至少有著30萬義大利軍隊,這支義大利軍隊的生死也關乎到更北部的義大利軍隊的安全。
一旦佛羅倫薩徹底淪陷,義大利北部的軍隊將沒有任何退路,整個義大利也會從佛羅倫薩被一分為二,義大利政府將徹底喪失北義大利的控制權。
這對義大利來說是致命的,對墨索里尼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但殘酷的現實是,只靠義大利一個國家的力量,根本無力和英法澳三個國家相抵抗。
甚至別說抵抗了,能夠稍微拖延一段時間都是那麼的困難。
時間來到1938年的5月份,澳大拉西亞成功的攻破了佛羅倫薩,軍隊也成功的阻斷了羅馬和北義大利的聯絡。
隨著一條橫跨亞德里亞海和地中海的防線徹底建立,義大利的結局也已經被註定,那就是隻有戰敗這一條路。
1938年5月15日,超過3000架飛機浩浩蕩蕩的轟炸羅馬,並且在最後投下了一份勸降書。
勸降書中警告義大利政府,如果在一個月內不停止抵抗無條件投降的話,澳大拉西亞政府的新式武器將會考慮在羅馬投放。
這樣的警告對義大利的打擊來說是致命的,因為義大利政府絲毫不敢賭這樣的警告是不是真的。
澳大拉西亞那種強大的武器的威力已經毋庸置疑。
如此誇張的威力別說投放在羅馬了,哪怕只是投放在義大利的任何一座小城市,也仍然是義大利根本無法接受的損失。
當然,發出這樣的警告,澳大拉西亞也是承擔了很大的壓力的。
因為羅馬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區,那就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梵蒂岡。
要是澳大拉西亞在羅馬使用那種武器的話,豈不代表著天主教的聖地梵蒂岡也會被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