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九百五十四章 :聖誕節後大反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五十四章 :聖誕節後大反攻 (3 / 3)

要知道,法國在戰前的軍隊只有幾十萬,但在戰後迅速擴張到了上百萬甚至數百萬的規模。

而法國對於戰爭的準備非常不足,導致國內武器裝備的倉儲只能維持日常的消耗,戰場的額外消耗是根本無力顧及的。

這也讓來自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的武器迅速充斥了法國的軍工市場,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法國軍工業的發展。

再加上因為非洲殖民地被德國和義大利佔領和破壞的原因,法國想要從殖民地獲得物資和礦產資源的代價也就更大了。

如此一來,法國軍工行業幾乎很難和英澳的軍工行業競爭。雖然法國對於武器裝備和彈藥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法國自身的軍工行業並沒有得到太多的發展。

根據法國軍工行業的情況來看,自戰爭爆發到現在,法國的總軍工行業只擴張了不到21%。

因為北部的大片地區被佔領的原因,目前,法國政府所控制的軍工行業總規模甚至只有站前的84%,軍工行業增長的緩慢已經可見一斑。

反倒是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的軍工行業增長,那速度可謂是坐火箭一般。

根據澳大拉西亞對國內軍工企業的監管資料,目前澳大拉西亞軍工行業的總規模相較於戰前來說已經擴張了147%,武器裝備的生產速度幾乎每天都會發生不小的改變。

別看只有戰前的不到1.5倍,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阿瑟早在戰前就開始了對軍工行業的擴張。

目前澳大拉西亞的軍工行業已經位居世界前列,能和澳大拉西亞在軍工行業扳扳手腕的也就只有英國,德國和俄國了。

英國,德國是因為自身軍事實力比較強大,武器裝備的生產速度算是列強中最頂尖的級別。

而俄國人單純是因為體量的龐大。俄國擁有一個多億的人口,這也代表著他們可以用更少的人口比例來維持更加龐大的軍工規模。

特別是俄國對於自身軍工發展還是非常重視的。雖然俄國也非常需要來自英澳兩國的武器裝備支援,但他們國內士兵所使用的武器裝備有大半仍然是自己生產。

甚至俄國人還專門拆解了幾輛澳大拉西亞出售的坦克作為軍工研究,雖然自己也知道他們獲得的坦克並不是澳大拉西亞最先進的產品,但這樣的坦克技術對於俄國自身落後的坦克發展來說,還是有很多可以提高的空間的。

從這方面也能看出來法國和俄國目前的根本差距了。同樣是被佔領了大片領土,俄國人仍然堅持著自主軍工生產和研究,並且仍然保持著成為世界強國甚至世界霸主的野心。

而法國人雖然也有成為世界強國的野心,但無論是法國政府還是法國民眾,對於重新成為世界霸主似乎已經不抱希望,甚至閉口不提。

當然,這對英國和澳大拉西亞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

畢竟世界霸主的座位可只有一個,甚至整個世界的利益也不夠幾個強國來瓜分的。

參與競爭的國家越多,不僅代表著競爭更激烈,同樣也代表著自身所能夠締結的盟友就更少。

要是法國一直像這樣沒什麼太大的進取心的話,對於英國和澳大拉西亞來說,或許法國就會是一個比較合格的盟友。

一個合格的盟友有哪些特點呢?

其一,要麼實力還算不錯,要麼地理位置比較重要,值得拉攏。

其二,沒有太強大的軍隊和軍工行業,如果武器裝備比較依賴自己的話那就太完美了。

其三,能夠擺清楚自己的位置,並且在國際方面的外交戰隊中堅定的站在自己的身後。

能滿足這三點的國家,毫無疑問就是每個想要成為世界霸主的國家爭相拉攏的物件。

也正因為英澳俄三國並不滿足這些特點,這也註定了三個國家就算締結了各種各樣的盟約,也不可能成為那種比較堅定的盟友。

甚至在某些利益的選擇上,三個國家之間還會有比較大的分歧。特別是關於世界霸主的競爭當中,分歧會演變成更大的矛盾,甚至會變成直接的競爭和對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