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到了這種新式炸彈的威力,阿瑟對於原理差不多的集束炸彈也就更加期待了。
更重要的是,這種原理也能運用到導彈的身上,不管是襲擊海陸空任何一個目標,絕對都能創造意想不到的收穫。
再次返回了聖阿瑟堡之後,阿瑟對於安德里克在新式炸彈和子彈方面的研究表示了肯定,並且要求安德里克即刻開始生產這些炸彈和子彈,並且研究阿瑟所提到的集束炸彈模型。
作為對安德里克和其他科研人員的獎勵,他們每人都能獲得至少5000澳元的資金獎勵,以及按照對於專案研究貢獻所獲得的詳細的功勞。
除此之外,阿瑟對於新式炸彈和子彈研發部門追加了200萬澳元的研發資金,讓安德里克可以放心的研究阿瑟所提到的新式炸彈。
這些炸彈和子彈不管是用到和島國的戰爭中還是用到歐洲戰場,都能夠有效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
更重要的是,得知澳大拉西亞在大量運用這些武器之後,德國和島國肯定也不會善罷甘休,也會投入大量的資金在相關方面的研究當中。
等到歐洲戰場各國普遍使用這樣具備殺傷力的子彈和炸彈之後,阿瑟所期待的對於歐洲各國有生力量的消耗才正式開始。
既然決定消耗歐洲各國的有生力量了,那麼阿瑟肯定是希望這些國家傷亡普遍達到千萬人以上才好。
雖然這樣的想法有些不道德,但如果以澳大拉西亞的利益為本的話,阿瑟的負罪感也頓時減輕了很多。
回到皇宮休息幾天之後,阿瑟叫來了環境治理部門的負責人,詢問澳大拉西亞在環境治理方面的成果。
環境治理部門隸屬於內閣之下,直屬於政務院管理,級別要遠遠低於內閣各主要部門。
國家建立到現在已經有30多年的時間,領土範圍也已經躋身世界前列。毫不誇張的說,放眼全世界,在領土方面能夠和澳大拉西亞叫板的國家並不多,英法這種還必須得算上殖民地才行。
但國家到現在為止,真正的內閣部門也只有10個,某些部門的業務比較臃腫。
之前眾議院也提到過改革內閣部門,新增幾個部門來分擔這些部門的壓力,並且細化各部門所管理的領域。
但因為當時的提議不太成熟的原因,阿瑟並沒有同意,一直拖到了現在。
和澳大拉西亞體制比較相似的英國,內閣部門的數量高達20多個,而澳大拉西亞只有英國人的一半不到,這已經證明了問題所在。
當然,內閣部門的改組肯定是需要經過眾議院的投票表決,並且進行詳細的商討才行。
因為這也代表著對內閣權力的改革,內閣人數或許要迎來增加。
環境治理部門的部長是安赫爾·費爾南德斯,他的哥哥是墨爾本市長塔斯曼·費爾南德斯。
費爾南德斯家族在澳大拉西亞也算是享有不小的聲望了,安赫爾兩兄弟都獲得了爵士的頭銜,他們的父親,曾經服役於近衛軍的托特·費爾南德斯更是獲得了男爵頭銜。
男爵頭銜是可以世襲的,這也代表著,費爾南德斯家族只要不犯錯誤,家族內部至少也會擁有一名男爵。
不過根據安赫爾兄弟在政壇上的表現來看,以他們30多歲的年紀,稍微努努力,再加上混一混資,再拼一個男爵爵位也不太困難。
貴族家族就是這麼累積下來的,至少在貴族底蘊並不豐富的澳大拉西亞來說,費爾南德斯家族已經算是眾多新式貴族當中比較成功的了。
老費爾南德斯獲得了男爵爵位,兩個兒子也都有希望獲得男爵爵位。這也算是後繼有人,比一些後代還沒有成長起來的貴族家族好了太多。
得益於老費爾南德斯對兩個兒子的教導,費爾南德斯兩兄弟對王室的忠誠度是毋庸置疑的。
見到阿瑟之後,安赫爾十分恭敬的向阿瑟行了一個貴族禮,以他爵士的頭銜這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