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九百一十八章:外交轉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一十八章:外交轉變 (2 / 2)

至於為什麼澳大拉西亞在造成島國至少200萬平民傷亡之後還不停手,那完全是因為戰爭還沒有結束,島國政府還沒有為他們的罪行買單。

視角轉回澳大拉西亞國內,阿瑟對於俄國軍隊的迅速潰敗早有預料。

從英國人多次提醒俄國政府但俄國政府沒有任何反應開始,阿瑟就已經明白,俄國肯定會在這場戰爭的前期吃一次大虧。

德國軍隊可是早有準備,根據澳大拉西亞的各處情報人員的訊息,德國人為了這場戰爭,準備時間至少高達兩個月,並且調動了接近200萬的軍隊和大量的武器物資。

而俄國人,英國早在半個月之前就有提醒,但俄國政府依然我行我素,導致邊防軍隊對於德國的襲擊根本沒有準備,空軍都被摧毀了大半,戰爭又該怎麼進行呢?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國之間的戰爭也變得越來越先進化。如果說一戰完全是塹壕戰和人命的堆疊,那麼二戰已經演變成坦克以及飛機之間的工業和科技較量。

甚至毫不誇張的說,擁有坦克和飛機數量的多少,以及坦克和飛機的先程序度,能夠極大程度的影響到軍隊的戰鬥力和戰爭的勝率。

就拿澳大拉西亞和島國的這場戰爭來舉例。

島國軍隊的戰鬥力也是可圈可點的,至少他們的甲種師團和乙種師團是具備強大戰鬥力的精銳軍隊。

但問題是,澳大拉西亞完全不和他們打,只攻克了一個琉球群島就停下手。

這讓島國陸軍非常憋屈,他們高達數百萬的陸軍根本無從下手,總不能主動的遠渡重洋,對澳大拉西亞發起進攻吧?

搶灘登陸戰的防守方本來就佔據極大的優勢,澳大拉西亞手中還掌握著空軍的絕對優勢,這樣的戰爭完全沒法打。

目前所面臨的糟糕局面是,澳大拉西亞的陸軍完全不和島國陸軍打,只派遣大量的空軍不斷的空襲島國的本土。

這對島國來說反而是致命一擊,因為島國狹小的本土在面臨這種大規模空襲的時候,所受到的創傷要遠遠高於其他土地面積比較廣袤的國家。

更重要的是,島國的工業規模本來就不強,工業區比較集中。在面臨這種轟炸的時候,對島國薄弱的經濟來說,那可是要命一般的打擊。

再加上島國是一個地少人多的國家,島國的各大城市擁有極大的人口,這些人口很難轉移到其他地區。

再者,因為需要轉移的人口太多,就算能夠成功轉移到其他地區,仍然還會被澳大拉西亞發現。

這導致大量的島國平民很難逃離澳大拉西亞的轟炸,如果不是目前澳大拉西亞空軍的主要目的是島國的工業區和其他軍事重鎮的話,恐怕島國平民的傷亡早就突破千萬了。

但不管怎麼說,目前澳大拉西亞對島國本土發動的頻繁的多次空襲,已經對島國本土的經濟和工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雖然沒有具體的資料統計,但1936年到1937年這一年間,島國的人口反而迎來了接近300萬的負增長,經濟和工業都大幅度減退,大量沿海城市的漁民面臨沒有任何收入的局面。

作為一個島國,島國是擁有大量的漁民群體的。這些漁民以捕魚為生,漁業也是島國的一大經濟支柱產業。

但海岸線被封鎖之後,澳大拉西亞可不會對海洋上的島國船隻客氣。哪怕只是島國的民用船隻,一旦進入澳大拉西亞艦隊的巡航視線,都會面臨艦隊的全面打擊。

在沿海的漁民死傷了數千人之後,島國的漁民終於學聰明瞭,只敢躲在自己的家裡,靠著政府的救濟勉強為生。

但問題是,島國政府又有多少救濟糧可以拿出來呢?

之前也提到過,島國的人口是列強中較多的,甚至目前僅次於俄國和德國。(本土)

這是相當誇張的,因為島國的土地面積較少,在廣袤的國土中,可用來進行耕種的面積就更少了。

在經濟和工業全面受損的情況下,島國政府到底能堅持多長時間,甚至就連島國政府自己也不明白。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今天兩更。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