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問題,國王陛下。”凱洛部長連忙點點頭,拿出自己最自信的神情:“請您放心,我一定會完成計劃,並且等待您的檢查。”
建立王室教育專項基金會是阿瑟慎重考慮後的結果。首先,王室的資金並不能和政府的財政預算太過混淆。
阿瑟的錢當然可以投入到政府的工作中,但必須要給阿瑟帶來足夠的回報。
這裡的回報並非是指資金方面的回報,而是關於聲望,影響力和各種能夠給阿瑟帶來實際收益的東西。
既然是王室投入的錢,那麼獲得名聲回報的自然也應該是往事。
也正因為這樣,王室教育專項基金會才會成立,用來和政府的教育政策進行區別。
基金會的會長當然是阿瑟了。在阿瑟之後,下一任會長就是威廉。
這麼做能夠確保王室投入的每一分錢都能夠作為名望回報到王室的身上,保證錢不白花。
如果將錢交給政府的話,一來會讓政府成為民眾的感激物件,二來政府怎麼花錢也無法保證,會讓王室處於比較被動的地位。
“對於各州財政收支不平衡的問題,教育部門有相關方面的考慮嗎?”阿瑟緊接著詢問道。
免費教育絕對不是隻靠教育部門的努力,而是內閣政府,教育部門和各州、市政府共同努力的結果。
一般來說,教育方面的政策內閣政府和教育部門會出大頭,各地州政府會出一部分,剩下的很小一部分會分攤到各市政府的身上。
但每個地區是不一樣的,所能拿出的財政預算自然也不一樣。
像悉尼這樣的發達地區,隨隨便便也能拿出幾十上百萬的資金用投入到教育中。
但一些人口較少的城市,他們所能拿出的教育資金最多也就幾十萬澳元,這已經形成了比較大的差異。
還有就是殖民地了。一些殖民地的人口只有幾千人,財政收入也很少。
這些殖民地的用途大多都是戰略作用,這也代表著政府和教育部門是要貼錢的,甚至要全部負責這些地區的教育預算。
“陛下,針對我們比較特殊的殖民地地區,教育部門打算合辦學校,減輕我們在教育方面的開支。”凱洛部長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合辦學校?具體是和誰合辦?”阿瑟繼續詢問。
“目前所考慮的合辦方向,大概是教育部,各州、市政府和當地的企業進行合辦。”凱洛·傑菲遜解釋道:“像一些比較偏遠的地區,我們更多的要考慮的是工廠的工人子女的教育問題。
這類問題有兩種。
第一個問題,是許多工人的子女和他們的父母相隔太遠。許多建立在殖民地和海外領地的工廠,工人大多數都來自於我們的本土。
為了子女的教育,這些工人的子女基本都留在本土,這也讓他們缺失了家庭方面的關懷。
教育部的計劃,是和當地政府以及企業達成合作,在企業較近的地區修建學校,讓這些工人的子女能夠和他們的父母團圓。
為了確保企業的積極性,目前的計劃是要求一定規模以上的企業承擔所在地區建造學校費用的20%。
如果分攤到每個成規模企業的身上,負擔會被縮小很大一部分,基本不會對各大企業造成負擔。”看了一眼阿瑟,確定阿瑟沒有表露出任何不滿之後,凱洛·傑斐遜這才繼續放心大膽地說道:“
第二種情況,就是當地居民較多的一些殖民地。這種情況下,企業所承擔的資金比例會進行一定的削減,大約會在15%左右。
內閣政府承擔70%,剩下的15%由當地的州、市政府承擔。
如此一來,我們的免費教育政策就能夠普及到更加偏遠和貧瘠的地區,儘量做到惠及每一個澳大拉西亞人。”凱洛部長介紹到。
阿瑟點了點頭,對於這樣的計劃還是比較認可的。
讓企業承擔教育中的一部分,實際上是很有希望達成的。畢竟造成教育問題中的一環,就是企業和工廠的員工在很遠的地區工作,被迫和自己的家人分別。
不過,如果頒佈這樣的政策的話,還是要防備一些問題,就比如部分企業將資金的負擔轉嫁到員工和工人的身上。
這樣的例子也不是沒有發生過,是要進行預防的。畢竟免費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貧困平民的子女能夠上得起學校,可不是為了給平民增加負擔。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