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約恩微笑著表示,如果法國願意將德克薩斯共和國的管轄權交給澳大拉西亞,澳大拉西亞可以盡更多的努力幫助自己的盟友。
相較於法國人所說的兩個規模並不大的群島,德克薩斯共和國的土地規模可就大得多了。
更重要的是,德克薩斯州不僅擁有大量的石油和其他物資儲量,還擁有大量的人口,每年都能讓法國人獲得大量的利益。
光是作為市場的價值,就已經遠遠超過了法國人所說的那兩個島嶼。更不要說德克薩斯州的物資有很多都會流向法國,這些物資所帶來的利益價值,更是無法估量的。
經過兩人的徹夜商談,最終將澳大拉西亞出兵的方案改為了支援更多的武器裝備,並且派遣軍事指導團,幫助法國人更快的訓練軍隊。
說到底,現在的英法相較於歷史上來說,明顯是更加強大的。
英法澳幾乎瓜分了半個美國,對三國各自實力的提升是非常明顯的。
雖然英國人分得了最精華的地區,但對法國人來說,他們所獲得的三個地區也差不了多少。
雖然不能像殖民地那樣完全掌握那三個共和國,但進行一定的內政干涉,甚至透過輿論的影響,讓三個共和國主動向德國宣戰,還是能夠做到的。
沒錯,法國人除了將希望寄託在殖民地軍隊的身上,他們也期待這三個共和國能夠組建成規模的軍隊,幫助法國守住本土。
不過,作為崇尚自由的國家,美國對於民眾的約束力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
哪怕分裂成多個國家,各國家對於自己國民的掌控也沒有那麼完全。說起來,因為法國和這三個共和國已經締結了盟約,在法德爆發戰爭的幾天時間內,這三個共和國就已經先後向德國宣戰了。
但問題是,截止到現在為止,三個共和國各自的徵兵進度都不順利。
按照法國人對這三個共和國的企劃,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這三個共和國要聯合提供至少50萬的新兵,並且在經歷3個月的訓練和半個月的運輸之後,在四個月後登陸法國。
但目前,根據這三個共和國的徵兵進度來看,別說是提供50萬軍隊了,就連提供15萬軍隊,都是那麼的勉勉強強。
更重要的是,美國相較於法國來說,對軍事化訓練的重視就更加稀疏了。
這些應徵入伍的美國士兵,他們是純粹的新兵,甚至沒有接受過太多的軍事化訓練。
這也代表著,要想讓他們具備一定的戰鬥力,就必須得付出更多的時間來訓練才行。
戰爭爆發到現在已經過去了3個月的時間,但三個共和國所組建的勉強超過15萬的軍隊,目前還沒有具備戰鬥力。
這也是法國人額外要求澳大拉西亞派遣軍事指導團的原因。如果沒有澳大拉西亞的幫助,想要讓這15萬人具備戰鬥力的話,恐怕至少還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
對於現在的歐洲戰場來說,兩個月足以改變很多了。
再算上從美國運輸到歐洲的時間,三個月之後,巴黎能否還在法國政府的掌控之中都是個問題。
因此,法國政府在得到了澳大利亞的支援之後,做出了大膽的決定,那就是讓這十多萬軍隊擴張成20萬,然後迅速前往法國。
在法國,他們會經歷一個月左右的加強訓練,隨後正式投入到戰場。
為了打贏這場戰爭,法國人也算是豁出去了。除了這20萬來自美國的軍隊之外,還會有來自法國本土和殖民地的30萬新兵,會和他們一起訓練,並且一起投入到戰爭中。
短短三個月之後,法國陸軍總人數已經突破了200萬,並且正在朝著300萬邁進。
如果算上戰爭中犧牲的大量士兵,法國投入到這場戰爭中計程車兵總人數其實早已經突破了300萬。
德國投入到戰爭中的人數甚至更多,目前,軍隊總人數已經超過400萬,總投入兵力已經超過500萬。
奧地利無疑是最慘的列強國家。在戰爭一開始,奧地利組建了上百萬的軍隊,甚至還能短暫的拖延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