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八百七十八章:敦刻爾克大撤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七十八章:敦刻爾克大撤退 (1 / 3)

此時的德國可謂意氣風發,在這場超級大戰中已經掌握了主動權。

掌控了比利時全境之後,德國一方面分兵進攻荷蘭和盧森堡,一方面試圖孤軍深入亞眠,包圍在里爾和科特賴克西部的英法比軍隊。

根據資料,停留在這些地區的三國軍隊至少也有40萬,其中還包括15萬英國軍隊和20萬法國軍隊。

如果能夠全包圍並且吃下這些軍隊,德國對法國的進攻也將容易很多,英法的兵力也將損失相當一部分。

不過,英法自然也明白被包圍之後的災難。早在科特賴克被圍攻之時,英法聯合作戰指揮部就已經進行了緊急會議,並且確定了法比邊境40萬軍隊的撤離地點,那就是法國最北部的港口敦刻爾克。

說起敦刻爾克,這座港口城市的地理位置在法比邊境還是比較重要的。

作為法國最北部的城市,敦刻爾克實際上,已經位於整個比利時的大後方,也是比利時境內英法聯軍最佳的撤離地點。

為什麼停止進攻呢?這對於英國和法國來說是一個未知的謎題。

戈林的依據是什麼呢?

也正因為這樣,哪怕明知道里爾已經岌岌可危,甚至只需要幾天的時間就能夠攻破里爾,古德里安仍然選擇了停止進攻,等待著首相的進一步命令。

進攻一開始,德國軍隊的攻勢是非常順利的。

在正面戰場上,里爾的法國軍隊已經無法抵抗德國軍隊的進攻。如何在短時間內將30多萬的英法聯軍從敦刻爾克撤退,已經成了英國和法國最大的難題。

雖然應盟友法國的請求,向法國和比利時地區運輸了超過25萬軍隊。

雖然和滯留在法比邊境的英法聯軍相比只是很小的數字,但第一天撤退計劃的順利成功,也讓英國和法國看到了希望。

德國首相這樣的選擇,其實也說不得誰對誰錯。

德國空軍司令戈林此時十分憤怒。他當時對首相誇下了海口,信誓旦旦的表示只用空軍就能夠完成對敦刻爾克的進攻,消滅這40萬的英法聯軍。

島國的資源自身就很貧瘠,再加上相距萬里之遙的原因,自然不可能在物資方面給予德國幫助。

裝甲部隊的停止前進和步兵的失敗,給敦刻爾克撤退創造了足夠的機會。

但英國戰時內閣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被攻破的當天,就已經緊急舉行了會議,並且制定了關於快速撤出在比利時境內的英國軍隊的計劃。

德國出動了大量的空軍對敦刻爾克進行了空襲,並且還轟炸了里爾駐軍。

第二天,里爾駐軍對德國軍隊展開了更猛烈的進攻。

德國軍隊繼續對英法聯軍發動進攻,試圖將英法聯軍消滅在法國境內。

7月10日,反應過來的德國空軍和英法空軍在敦刻爾克天空展開了激烈的交戰。

畢竟德國從底蘊和國力方面來看,完全沒有實力和英法拼消耗。

在憤怒的空軍元帥戈林的命令下,德國空軍幾乎傾巢而出,出動了超過1800架飛機,和英法聯軍所組成的1500架飛機展開了激烈的交戰。

那些裝甲部隊的消耗,任何數字的跳動都讓德國政府感到心痛。

敦刻爾克地勢遍佈沼澤和低窪,這樣的地形並不適合裝甲部隊,這也是進攻到達法國地區就受阻的原因。

但這樣的地形對空軍沒有影響,空軍可以繼續對敦刻爾克以及里爾一線的英法軍隊造成威脅,並且幫助陸軍佔領這些地區。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有方法能夠節省一部分物資消耗,並且儲存裝甲部隊的實力,那麼自然會引起德國政府的重視。

如果說德國連續擊敗波蘭和奧地利帝國只是讓英國人看到了德國陸軍的強大,那麼德國在正面戰場包圍並且殲滅了十多萬法國軍隊,就讓英國人看到了前期戰爭的艱鉅和困難。

根據這份計劃,英國政府將在一週的時間內調動超過800艘運輸船隻。

按照大部分比利時軍隊的作戰能力和態度來看,這場撤退也只會失敗。

精銳的德國裝甲軍隊讓英法根本無力抵抗,就連法國軍隊精心在里爾部署的防線也功虧一簣。

這也讓法國軍隊找到了機會。

但若將視角放回德國國內,也就明白了德國首相下達這樣的命令的緣由。

從大局考慮,雖然此時德國軍隊形勢一片大好,但對於武器裝備的消耗卻是空前的。

但在7月1日的進攻中,德國將軍古德里安所率領的裝甲部隊並沒有配合步兵的行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