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八百三十二章:擴軍,擴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三十二章:擴軍,擴軍! (1 / 2)

1935年三月初,阿瑟剛剛計劃前往道格拉斯飛行器公司和波音公司檢視新一代運輸機的情況,就接收到了來自歐洲方面的壞訊息。

一共有兩個壞訊息。

第一個是西班牙內戰的情況。英國的不作為,法國的退縮,直接導致了西班牙共和國在內戰中逐漸陷入劣勢,甚至首都馬德里都寥寥可危。

更要命的是,西班牙戰場直接變成了德國和義大利練兵的場所。如果不是德國和義大利在大量練兵的話,恐怕西班牙內戰早就在德國和義大利軍隊的侵略下結束了。

第二個壞訊息,就是德國曾經瘋狂找盟友的行為。

世界上的列強就那麼多,除了西班牙之外,德國對島國也進行了大量的拉攏。

島國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也是它能夠成功實現維新,甚至成長為東方唯一的列強的原因。

島國位於太平洋西岸,距離俄國非常重要的遠東港口很近,對俄國能夠形成足夠的威脅。

更重要的是,島國因為自身的限制,很難發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超級列強。這導致島國只能成為一個軍事強國,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和經濟強國。

缺少了大規模的工業和經濟,就註定島國在穩居列強寶座的前提下,並不能對於最高的世界霸主寶座發起衝擊。

說實在的,幾乎所有的世界霸主有力的爭奪者,都會喜歡島國這樣的角色。

之前的英國人是這樣,美國人是這樣,現在的德國人也是這樣。

島國既能幫助德國從遠東方面威脅到俄國,又距離德國比較遠,不會威脅到德國本身。

而且,島國的軍事實力又比較強大,相較於義大利這個軍事並不太靠譜的盟友來說,從軍事角度出發,島國才是德國想找的那個盟友。

而島國方面,在自己的主人美國被瓜分之後,島國的日子就不太好了。

特別是英國人為了拉攏澳大拉西亞,徹底中斷了支援島國的想法,就讓島國在這幾年的時間裡真正的變成了孤兒。

面對著來自德國的拉攏,島國想也沒想,如同舔狗一般瘋狂向德國靠近。

這其實也很正常。雖然德國的實力沒有那麼強大,但德國較為發達的工業,仍然能為島國提供很多幫助。

而且,德國算是歐洲列強中,唯一一個實力足夠又願意幫助島國的,島國其實也沒得選擇。

在雙方情投意合之下,在去年,德國和島國就多次派遣代表在柏林展開了會談。

雙方會談的主題也只有一個,那就是商討兩個國家之間的盟約。

之前所提到的壞訊息也正是因為這個。在長達一年多時間的磋商之後,特別是在西班牙內戰中法國人不斷的退縮之後,德國認為已經到了好時機。

1935年3月2日,德國政府向島國政府提出所謂的反俄國共同戰線。

雖然這條戰線名義上是反對俄國,但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絕對是要進行防備的。

一個有著德國支援的島國,在工業方面會有更大的潛力。

而且,阿瑟斷定德國的軍事工業也會在短時間內迎來快速增長。

因為島國正在進行著戰爭,而島國的軍事工業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發達。

特別是這個世界的島國在一戰後就缺少了來自英國和美國的扶持,自身的軍事工業並不強大,除了島國人十分重視的軍艦之外。

而這對於德國來說就是一個好訊息。德國可以名正言順透過向島國出口武器裝備的方式,來擴張自己的軍工企業和規模。

至於英法會不會反對的問題,已經無需考慮了。

畢竟法國人在西班牙內戰中都能夠退縮,難道還能為了德國的一些武器裝備的出口,就和德國人翻臉嗎?

而在這個時間段內,德國也能透過大量生產武器裝備的方式,趁機研究更多的軍事武器,快速發展自己比較欠缺的重武器。

這確實是個問題。德國和島國更早的聯合,對澳大拉西亞,就代表著這兩個敵人可能會變得更加強大。

特別是島國人,目前已經在不斷的擴充軍隊規模了。

島國的陸軍狀況可以大致的分為一戰後和1930年後。

一戰後島國因為承受不了軍費高昂的支出,只能被迫選擇裁軍。因為海軍限制條約,海軍的軍費迎來了大幅度的降低。

這導致島國的裁軍目標只能放在陸軍,並且在1925年的時候,達到了島國陸軍的最少人數25萬人。

隨著時間進入1930年,島國又重啟了陸軍的擴張。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