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八百二十八章:第六代軍事飛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二十八章:第六代軍事飛機 (1 / 3)

雖然沒有參與這場西班牙內戰的打算,但這場戰爭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也算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因為有著德國和義大利所謂的志願軍的加入,這場戰爭可以提前瞭解德國人的作戰風格,也能瞭解目前德國和義大利對於現代化戰爭的思路。

為此,澳大拉西亞決定派出一支人數有限的軍事觀察團。軍事觀察團在整個西班牙內戰中保持中立,主要任務就是觀察作戰雙方的戰術體系,作戰思路和整個戰爭的戰略方針。

這場少見的戰爭,也將成為澳大拉西亞皇家軍事學院為數不多的真實課題,會有少量的成績優異的軍事學院學員,獲得加入軍事觀察團的機會。

在這一點上,英國人和澳大拉西亞的想法是一致的。

英國人雖然在西班牙內戰中沒有太多的行動,但英國軍方也派出了軍事觀察團,目的也正是觀察德國和義大利的軍隊作戰力。

對於英國人來說,德國和義大利軍隊的作戰能力,關乎到他們接下來的外交操作。

如果德國和義大利軍隊非常強大,英國人就會轉而支援法國,確保歐洲大陸的實力平衡。

但如果德國和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也就那樣,和法國人拉不開太大的差距,英國人繼續會保持中立,讓法國和德國互相消耗。

這也是英國人沒有站出來反對德國和義大利派遣所謂的志願軍的原因,畢竟這是一次良好的檢驗德國和義大利軍隊作戰能力的機會。

1934年11月15日,西班牙共和國首都馬德里。

這是一個天氣晴朗,萬里無雲的好日子。在廣闊蔚藍的天空之上,聽著發動機轟隆隆的作響,觀察團成員裡諾·科費恩聚精會神的看著下方的戰場。

“我的天吶!裡諾,這簡直太瘋狂了!請原諒我,這樣的戰爭有什麼好看的?沒有空中支援,沒有火力覆蓋,有的只是雙方在塹壕中不斷的開火。

我都懷疑他們的子彈能否命中敵人,你看那個傢伙,他的槍管都要抬到天上去了!”裡諾·科費恩的旁邊,同樣為軍事觀察團成員的大衛·史密斯·卡諾恩驚訝的看著自己的夥伴,嘴裡喋喋不休的說道。

“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擁有我們的武器裝備的,大衛。”裡諾解釋道:“而且,這場戰爭絕對不會這麼簡單的。

對於交戰雙方來說,首都馬德里絕對是最重要的城市,也象徵著雙方對於這場戰爭的主動權。

如果我猜的沒錯的話,德國和義大利的志願軍也要加入這場戰役,會精彩起來的。”

“真是見鬼,情報部門不是說馬德里打的很激烈嗎?為什麼我們來到馬德里好幾天了,都沒有爆發像模像樣的戰爭?”大衛·史密斯·卡諾恩也明白裡諾說的沒錯,但就目前所爆發的戰役大小而言,著實沒有什麼好觀察的。

“其他人那邊不也都是這樣嗎?耐心等著吧,我們是來進行軍事觀察的,可不是來旅遊的。”裡諾繼續聚精會神的看著下方的戰場,眼睛從來沒有從望遠鏡中移開過。

轟隆隆!轟隆隆!

突然,一陣發動機的轟鳴傳來,讓裡諾和大衛瞬間精神一振。

“根據雷達的探測,我們的附近有一支飛機小隊正在趕來,可能是西班牙的空軍。”飛機的駕駛員彙報到。

“看好了,大衛。”裡諾一臉興奮的說道:“真正的戰爭要開始了。”

果不其然,在西班牙空軍出現之後,原本只是防守的西班牙共和國軍隊瞬間發起了反攻。

在西班牙空軍的掩護之下,西班牙軍隊轉守為攻,並且很快取得了戰場上的優勢。

但這份優勢並沒有保持太長的時間。很快,西班牙叛軍的飛機,包括義大利支援的飛機也趕到了現場。

德國因為之前限制的原因,目前在軍用飛機方面並沒有太多的儲備,更不要說拿出軍用飛機來支援西班牙了。

“這可真是一場好戲呀!”看著天空中已經開始交戰的雙方飛機,裡諾一臉微笑,仍舊聚精會神。

相較於澳大拉西亞軍事觀察團所乘坐的幾架飛機,義大利和西班牙的飛機更加落後。

他們的進攻方式也很簡單,就是透過飛機所搭載的機槍瘋狂掃射,但很少能夠命中敵方的飛機。

從雙方飛機的傷亡比例就能夠看出,義大利飛機的先程序度,是要領先西班牙的飛機的。

這其實也很正常。畢竟義大利雖然在列強中實力較低,但也是公認的列強,和普通國家是有較大的差距的。

這場空戰持續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最終,以西班牙共和國空軍的慘敗為基礎。在天空之上,飛機的效能資料非常重要,也決定著一場空戰的勝利與否。

當然,飛行員能否發揮出飛機的真正戰鬥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決定性因素。

從各方面來看,義大利飛機的先程序度,以及義大利空軍飛行員的能力,就已經決定了義大利在這場空戰中的勝利。

“怎麼樣,大衛,這場空戰如何?”整場空戰結束之後,裡諾這才有了一定的時間休息,轉過頭笑著詢問自己的夥伴大衛。

“很不錯,至少為我們的飛機設計提供了不少的經驗。”大衛點了點頭,比較滿意的說道。

是的,裡諾和大衛並不是普通的軍事觀察員,而是皇家飛機制造廠專門派出的觀察員。

他們的任務,就是收集這場戰爭中敵人拿出的飛機的資料,並且根據這些資料和空中戰鬥的資料,發現澳大拉西亞飛機設計中的不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