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決定了,亞歷山德拉。今天晚上的宴會上我就會向阿瑟說明,謝伊安娜將主動放棄俄羅斯帝國的繼承權,她將只是一個普通的公主。”尼古拉是嘆了一口氣,但語氣卻十分堅定。
讓阿瑟沒想到的是,尼古拉二世不僅主動提出了謝伊安娜公主放棄皇位繼承權的事,還表示俄羅斯帝國的皇位任由阿瑟處置。
阿瑟對俄羅斯的皇位沒有任何興趣,並且表示俄羅斯的皇帝一直會是尼古拉二世。
最後,尼古拉二世請求阿瑟成為謝伊安娜公主的教父,也被阿瑟欣然同意。
尼古拉二世的主動妥協是阿瑟沒想到的,但這對阿瑟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特別是尼古拉二世帶來了大量的俄國資本的情況下。這些資本跟著尼古拉二世前來澳大拉西亞,對澳大拉西亞的經濟來說也是一種不小的促進。
而且,這些俄國資本的忠誠度暫時不用擔心。畢竟相較於俄國的共和制來說,這些資本明顯更加放心澳大拉西亞的君主制。
為了避免被俄國內部清算,他們能做的也只有來到國外,駐紮到澳大拉西亞這樣的君主制國家。
尼古拉二世的到來也代表著一件事,那就是沙皇俄國的統治徹底煙消雲散。
在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的脅迫下,俄國被迫放過了羅曼諾夫家族。
但對於其他的忠誠於原本皇室的人和軍隊,包括各種剝削俄國平民的資本家,俄國政府就沒有那麼好的態度了。
從尼古拉二世逃離俄國開始,俄國政府對內部進行了大量的清洗,收繳了大量資本家的財產,也促使全俄國範圍內所有的資本家紛紛外逃。
徹底控制了聖彼得堡之後,俄國按照和英國以及澳大拉西亞的約定,組織了一部分軍隊東進,開始控制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
此時的遠東並不和平,俄國軍隊的駐紮對島國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島國對此提出了抗議,但很明顯,無論是英澳還是俄國,對此都不是太過在意。
俄國雖然不想再打一場戰爭,但這不代表俄國人就怕島國了。特別是之前島俄戰爭的仇恨,要是島國人真的敢找事,現在的俄國和島國也註定會有一戰。
這所導致的直接原因,就是目前世界局勢已經非常明瞭。
阿瑟原本還擔心歷史上德國和俄國聯合的事情會不會變成現實,但看到如今的世界局勢和各國態度之後,還是逐漸打消了這樣的想法。
從各國的根本利益上來看,德國和俄國的聯合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兩個國家中間只間隔了一個波蘭,但一個波蘭明顯滿足不了兩個國家的胃口。
要是德國和俄國聯合起來,他們瓜分波蘭之後,就只能將目光轉向巴爾幹半島了。
但巴爾幹半島本來就是多個列強參與的火藥桶,德國和俄國對巴爾幹利益的分配也註定不可能均衡。
而且別忘了,德國還有義大利這個盟友。義大利對奧地利以及巴爾幹半島都有不小的想法,如果義大利也分一杯羹,那德俄聯合的可能就更小了。
更何況,在原本的歷史上,德國和島國也是有著同盟關係的。
根據目前的發展進度來看,這一同盟很有可能在這個世界重現。而島國和俄國的關係也不怎麼樣,在遠東有著較大的利益衝突。
德國要和俄國聯盟的話,不僅要捨棄相當一部分利益,還要冒著斷絕和義大利以及島國的同盟的風險,收益和付出並不成正比。
要知道,在此時的歐洲,人們並不知道現在的俄國會變得如何強大。
希特勒還沒有掌控德國話語權的時候,都在自己所寫的書中寫到:德國不能滿足於1914年的邊境,而應該將目光向東看。
我們東進的第一個目標,應該就是俄國和他的僕從國。
除此之外,希特勒也是一個相當驕傲的民族主義者。他光明正大的看不起俄國人,也就是所有斯拉夫人。
在這樣的環境基礎上,如果德國和俄國還能走向聯合的話,但阿瑟只能說這場戰爭有掛。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