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短的時間內,俄國政府自然也不可能有足夠的糧食儲備。
要是將所有的糧食都砸在救濟烏克蘭方面,那俄國政府內部也會出現問題。
畢竟俄國的人口可不少,不少產糧落後的地區,可是極其需要政府手中的儲備糧的。
沒有辦法去,俄國此時只能將目光放在了歐洲範圍內其他的產糧大國上。
離俄國比較近的,波蘭和匈牙利,其實都是產糧比較多的歐洲國家。
畢竟歐洲的平原還是很多的,這讓大部分歐洲國家的耕地和產糧都非常優秀,不少的東歐國家甚至直接成為了主要糧食出口國家。
但俄國政府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以英國為首的世界聯盟對於這些國家的掌控力度。
在世界聯盟沒有同意和俄國進行糧食貿易之前,匈牙利是不敢和俄國單方面簽署合作協議的。
至於波蘭,波蘭就算有糧食,也註定不會太多。畢竟波蘭的人口也不少,3000萬的人口也需要大量的糧食。
最終,俄國的購糧請求演變成了和世界聯盟的一次協商。
對於俄國的購糧請求,以英國為首的世界聯盟主要國家其實早已經預料到了。
俄國想要統治烏克蘭,就必須得解決烏克蘭的饑荒問題。想要解決饑荒,就必須要有足夠的糧食來救濟災民。
對於戰爭剛結束的俄國來說,想要獲得足夠糧食的唯一辦法,也就是向周邊的這些鄰國大量購買糧食了。
但對於英國來說,肯定不可能輕易的同意向俄國出口糧食。
畢竟俄國在政治思想方面,仍舊是英國的心腹大患。
經過多個國家的協商,最終世界聯盟同意向俄國出口糧食,但也和俄國簽訂了相關的協議。
首先,就是禁止俄國向西擴張。
這裡的擴張並不止土地和勢力範圍的擴張,還有政治思想方面的擴張。
說實在的,大部分歐洲國家對於俄國的思想還是非常懼怕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發自己國家的革命,讓自己的王位付之東流。
直接在條約上禁止俄國的思想西擴,絕對是保護自己的最好方法。
第二個要求,就是讓俄國政府調集一部分軍隊前往遠東,減少部署在東歐的軍隊比例。
說白了,就是讓俄國政府將目光放在遠方,不要盯著東歐的這幾個小國家了。
這一點要求,也被俄國政府欣然同意。
理由也很簡單。俄國的戰爭剛剛結束不久,俄國政府並不想和這些西歐國家再打一場戰爭。
俄國內部的計劃,是效仿澳大拉西亞那樣,進行至少兩次五年建設計劃,然後再說勢力外擴的事情。
其次,之前的俄國政府一直盤旋在莫斯科附近,對於西伯利亞和遠東的掌控非常低。
這也是尼古拉二世最終選擇東逃的原因。既然已經統一了整個國家,那麼接下來要做的,自然是加強對於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控制了。
好在之前的沙俄已經完成了西伯利亞鐵路,確保了俄國政府對於遠東和西伯利亞的統治。
只需要派遣一些軍隊,對西伯利亞和遠東的城市進行駐紮,維護當地的秩序,就能夠逐步的控制這些地區。
這也和世界聯盟的要求不謀而合,也是俄國同意世界聯盟要求的原因。
雖然遠東也有一個比較強大的敵人島國,但總比在歐洲被英法為首的世界聯盟盯上好得多。
世界聯盟要封鎖俄國的話,俄國想要發展都會非常困難。
但如果敵人只是島國,對目前的俄國來說,並不是太過強大的敵人。
不少俄國人還記得之前的島俄戰爭。如果能夠找機會報了島俄戰爭的仇,對於這些粗獷的俄國大漢來說,那也是非常樂意的。
為了讓俄國政府同意這兩點要求,世界聯盟不止同意了向俄國出口糧食,英國、澳大拉西亞還和俄國簽署了一份互不侵犯條約。
這份條約對俄國政府來說是十分需要的。畢竟之前英國組建的干涉軍,可是讓當時的俄國政府頭疼不已。
能避免和這些列強的戰鬥,安心發展一段時間,對目前的俄國政府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