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何嘗不知道這是馬切伊部長連任的最好機會。只要能夠完美的完成阿瑟的任務,馬切伊部長的連任就成了板上釘釘的事情。
但可惜,阿瑟肯定不會向每個人都下達任務。這也代表著,大部分內閣成員想要繼續連任,他們要做的就是拿出自己的成績出來。
“既然目前國家的財政比較良好,那麼也是時候增加我們每年的軍費比例了。”會議快要結束的時候,阿瑟將目光看向了眾人,開口說到。
“陛下,要提高多少軍費比例?”談到提高軍費的事情,國防部長托馬斯立即坐不住了,站了起來詢問道。
對於托馬斯部長來說,軍費的增加當然是一件好事。更重要的是,阿瑟這樣的說法看起來是每年都要提高軍費的比例,這也代表著國防部有著充足的資金來給所有軍隊都換裝武器。
“今年國防部的軍費預算大約有多少?”阿瑟詢問道。
軍費到底提高多少,阿瑟心中也沒有什麼計劃。但時間已經來到了1932年,在世界局勢完全不同於歷史的現在,儘早提高軍費比例,對戰爭進行預防還是很有必要的。
“陛下,今年國防部的軍費預算比例佔據財政總支出的29.1%,大約1.2425億澳元。”國防大臣托馬斯回答道。
“暫時提高到31%吧。”阿瑟吩咐道:“這1.9%的比例就從其他部門扣除,現在的目標是儘可能讓我們的軍隊更加強大。”
雖然看起來只有1.9%的比例,但實際上的經費卻高達811萬澳元,也算是一筆中等規模的開支了。
看著有些牙疼的其他部長,阿瑟沒好氣的說道:“今年的總財政預算再增加1000萬。相較於去年,我認為今年我們的財政狀況會更加良好。”
雖然再增加1000萬預算各部門還是要擠出一點經費,但相較於不增加預算來說已經好很多了。
聽到阿瑟這麼說之後,各部門才停止了自己打算哭窮的動作,一本正經的坐了下來。
雖然阿瑟幾句話就增加了今年的財政預算,但亨特部長也沒有任何要反對的意思。
畢竟今年原本的財政預算為4.275億澳元,再增加1000萬也不過4.375億澳元而已。
去年的財政收入就已經達到了4.37億澳元,今年只要有一丁點的增長,就會超過這個數字。
在增加軍費的基礎上只要能保持收支的平衡,對亨特部長來說就已經完成任務了。
各國因為海軍軍備競賽,也在不斷的增加自己的軍費開支。如果澳大拉西亞不跟上的話,難免會在戰爭中吃個暗虧。
“我們的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建設的如何了?”等到會議快要結束的時候,阿瑟這才想起來澳大拉西亞重點建設的第二大工業基地,也就是位於首都特區的新工業基地。
“目前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的第二期建設已經順利完成並且投入生產,預計在今年年底能夠達到最大生產狀態。”工業部長喬伊彙報到:“
目前為止,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的建設和生產一切順利,有希望在今年成為全國第二大的工業基地,僅次於利奧諾拉工業基地。”
阿瑟點點頭,也明白了喬伊部長所說隨時能夠擴大工業規模和鋼鐵生產總量的原因。
雖然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在規劃的時候規模就不如利奧諾拉工業基地,但也絕對是大型工業基地了。
本來就是和利奧諾拉工業基地一西一東的佈局,再加上位於首都特區的原因,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會迎來更多的工人。
為了這個工業基地,工業部門投入的花費高達7200萬澳元。
當然,換取的成果也是非常足夠的。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在最大生產狀態下,可以容納上千家工廠,提供超過50萬個工作崗位。
等到戰爭爆發,只要政府一聲令下,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就可以轉變成軍事生產基地。
不管是生產各類武器裝備還是槍支彈藥,亦或者是和戰爭有關的各種稀缺的物資,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都能夠勝任。
無論是利奧諾拉工業基地還是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都位於澳大利亞大陸內部,也不用擔心敵人的飛機轟炸。
在戰爭爆發的時候,這兩個地區就是一左一右澳大拉西亞的兩個心臟,不斷地生產大量的工業製成品,為澳大拉西亞創造源源不斷的財富。
“儘快讓布羅肯希爾工業基地進入最大生產狀態,並且迅速為我們生產更多的戰爭儲備物資。”阿瑟吩咐到:“
另外,兩個工業基地周邊的物資運輸問題也需要解決。在戰爭爆發的時候,這兩個工業基地將為我們生產大量的工業製成品,我們需要優秀的運輸環境才能將這些工業製成品運出國內出售。”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