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皇室向東潰逃的訊息,目前已經成了歐洲各國民眾熱議的新聞,也是歐洲諸多王室比較關注的熱點。
對於一些小國家的王室來說,他們更加期待像英國和澳大拉西亞這樣的君主制列強國家,對於戰爭失敗後的俄國皇室的處理辦法。
畢竟誰也無法保證自己和自己的後代能夠安穩的坐在王位上,一個能可供選擇的保命手段,自然是這些小國家的王室所期待的。
既然已經做好了要行動的準備,阿瑟自然不可能將時間拖延太久。
1932年1月19日,澳大拉西亞王室聯絡了歐洲多個君主制國家的王室,請求各國王室遵守當初所簽訂的歐洲王室聯合宣言,儘可能的營救已經在逃命的俄國皇室。
各國王室的反應不一,但大部分小國家的王室對此還是比較期待的。
畢竟小國家的君主制存在與否也不過是列強一句話的問題,如果列強國家支援君主制的存在,對這些小國家的君主來說絕對是好訊息。
甚至如果歐洲各王室聯合起來,會創造一股絲毫不弱於各列強的勢力。
仔細看看目前列強中的君主制國家,最強的大英帝國,位居第三的澳大拉西亞,也能算是列強的義大利王國,君主制勉強還存在的德意志帝國,苟延殘喘的奧地利帝國等等,全部都是歐洲王室。
如果這些君主制國家能夠聯合在一起,對各國的君主制來說,是最為有力的肯定和地位保障。
只可惜,各國之間利益不同,也造就了各國王室之間的關係不同。
這也註定君主制國家是不可能完全聯合在一起的,最多也只是在一些共同利益方面進行努力,但之後還是要各奔東西。
在諸多歐洲君主制國家中,阿瑟最想爭取的,當然還是英國王室,或者說是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支援。
其實在這件事情上,阿瑟還是相信喬治五世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的。
畢竟自從維多利亞女王的時代過去之後,英國國王的地位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穩固。
喬治五世雖然已經坐穩了自己的王位,但他卻無法從內閣中獲得更多的權力。
這樣的團結其他國家王室的辦法,對喬治五世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畢竟英國可不像澳大拉西亞那樣,阿瑟能夠做到一人獨裁統治,讓內閣和其他官員乖乖的聽話。
僅僅在第二天,英國王室就給了答覆,表示同意對俄國皇室的營救計劃。
說起來,大英帝國絕對是收留流亡王室和政府最多的國家。畢竟大英帝國在近百年的時間之內,算是最有影響力的歐洲國家之一。
特別是在近50年的時間裡,大英帝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霸主,也是全世界範圍內最有話語權,最具影響力的國家。
各國的流亡政府和王室紛紛選擇前往英國的原因,就是看中了英國在世界範圍內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如果能夠獲得英國政府和王室的支援,流亡政府和王室的復辟也不過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只可惜,在漫長的時間裡,能夠獲得大英帝國支援並且成功復辟的政府和王室,只有那麼隻手可數的幾個。
畢竟無論是英國王室還是政府,首先是要考慮到英國的切身利益。
只有確定幫助這些人復辟對自己有好處之後,英國人才會付出行動。
就像這次參與營救俄國皇室的行動,也正是喬治五世看到了其中的利益和好處,才選擇率先加入。
英國王室的加入對於歐洲各小國的王室來說,就像打了一劑定心針一樣。
有了英國和澳大拉西亞這兩個最強大的帶頭大哥,其他國家的王室也就可以放心的參與了。
短短几天的時間,就有超過十個國家的王室宣佈支援澳大拉西亞發起的營救行動。
有了這些國家的支援,澳大拉西亞在外交方面也就佔據大義了。
下一步的行動,自然是在外交方面要求俄國停止對皇室的追殺,確保俄國皇室的安全。
對阿瑟來說,尼古拉二世的人身安全其實已經無所謂了。只要英國人參與行動,大不了把尼古拉二世一家全部送往英國流亡。
就算將來英國人支援尼古拉二世復辟,也絕對是二戰以後的事情了。
更何況,英國人會不會冒著和現在的俄國全面開戰的風險幫助尼古拉二世,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