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先生,這樣的設計真的能提高命中率嗎?光靠三隻鴿子就能夠完成?”西爾維奧將軍一臉好奇的詢問道。
“那是自然。西爾維奧將軍,根據我們簡單的模擬測算,目前新式導彈的最高命中率可以保持在47%以上,大部分情況下可以每兩枚導彈就命中一個目標。”赫爾曼理所當然的點了點頭,微笑著解釋道:“
如果在沒有任何天氣和自然影響的情況下,導彈的最高命中率可以提高到55%,這也是目前我們能夠達到的最高命中率。”
這不是赫爾曼驕傲,實在是55%的命中率,相較於上一代導彈最高三成的命中率來說,已經是足足一倍的差距了。
這也代表著澳大拉西亞軍隊可以用更少的導彈擊中更多的目標,不僅能夠節省軍事預算,同樣也能讓導彈的威力變得更強,更好的實現自己的戰略計劃。
“赫爾曼先生,你說的是真的嗎?”這下還不等西爾維奧將軍回,國防大臣托馬斯就一臉迫不及待的說道。
“那是當然,都是根據第一次的測試結果得出來的有效理論。”赫爾曼點了點頭。
“那太好了,赫爾曼將軍。什麼時候開始測試?如果導彈的實際測試水平真的如你所說,國防部願意再訂購1000枚導彈。”國防大臣托馬斯一臉微笑著說道,彷彿在來之前哭爹喊娘,向阿瑟要求軍事預算的人不是他一般。
赫爾曼看了一眼阿瑟,得到了阿瑟的點頭同意之後,這才微笑著對眾人說道:“目前導彈的實驗已經準備完畢,如果托馬斯將軍想的話,導彈的測試可以隨時開始。”
從赫爾曼稱呼托馬斯部長的話語中就能夠看出,此時赫爾曼已經將托馬斯部長看作是軍方的代表之一,而不是政府的國防部長。
作為理論上的軍方最高層,托馬斯部長同樣也有著上將軍銜,稱他為將軍也完全沒有問題。
畢竟只有將他視作軍方,在接下來和托馬斯部長商論導彈的出售價格的時候,才能為導彈研發基地多爭取一筆資金。
對於導彈的研發專案來說,花錢真的如流水一般。阿瑟每年砸在導彈研發的資金至少200萬澳元起步,最多的時候甚至突破了500萬澳元。
當然,到目前為止,導彈的研發還是很有成效的。目前澳大拉西亞已經研發到第三代,也就是這所謂的鴿式導彈。
而其他國家的導彈研發有沒有起步,這都是一個問題。
其實想想也正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局勢就有了充足的變化。
英國人只想穩住他世界霸主的寶座,目光也放在了地區平衡政策上,而不是大力發展自己的軍事科技。
軍工能力比較強的德國和奧地利遭受了巨大的限制,沒有德國和奧地利的帶領和威脅,歐洲軍事武器的發展都陷入了停滯。
這也是為什麼說戰爭才會推動科技進步。在一戰,坦克和飛機這樣的先進武器接連被研發出來,還包括各種各樣民用和軍用的科技。
而在一戰結束之後,當時的協約國已經沒了威脅,英澳聯盟甚至可以碾壓法國人。
除了阿瑟還在盡心盡力研究軍事武器之外,其他的國家在軍事武器方面雖然也有投入,但是沒有那種緊迫感的推動了。
這也是澳大拉西亞在某些方面的軍事科技能夠領先世界的原因之一。
正如龜兔賽跑一般,先強者不代表能夠強到最後。只有一直努力,一直奮鬥,不高看自己,不小看對手,才能成為笑到最後的那個人。
阿瑟也正是這樣。哪怕澳大拉西亞在飛機,坦克,導彈等領域的軍事技術已經堪稱是世界頂級,阿瑟也永遠不會驕傲自滿。
甚至在每次參加完新式武器的測試之後,阿瑟還會督促和勉勵這些專家們繼續研發更加強大的武器。
有了阿瑟不停的督促,專家們也就不會驕傲自我,而是用更認真的狀態來研發出阿瑟所期待的新式武器。
今天外面跑了一天,就4000字吧。休息一下,明天兩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