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成為首相,才明白為國家縮減財政預算的重要性。看起來澳大拉西亞的財政收入很多,但每年需要花錢的地方同樣也很多。
就拿去年來舉例,去年的財政收入高達4.07億澳元,在總財政收入方面已經僅次於英法。
但去年的財政支出高達4.55億澳元,財政不僅沒有盈餘,反而還虧損了接近4800萬澳元。
雖然其中有很大原因是因為國家正在進行的大面積的建設,但財政虧損總歸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沒有勞爾首相的一省再省,恐怕去年的財政支出會無限度接近5億澳元。
“7艘主力軍艦的預算至少也得6500萬澳元,再加上其他的中小型軍艦,預估預算在1億澳元左右。”托馬斯部長如實彙報道。
對於軍艦建造所需要的財政預算,托馬斯部長是不敢有任何隱瞞和虛造的。
畢竟建造軍艦的全部是阿瑟旗下的產業,軍艦建造到底需要多少預算,難道阿瑟還不清楚嗎?
聽到托馬斯部長的回答,勞爾首相皺了皺眉頭,略帶不滿的說道:“航空母艦和戰列巡洋艦的花費也要接近1000萬澳元嗎?你是要建造怎樣的軍艦?
這筆花費太多了,縮減到8500萬澳元左右吧。分五年的時間建造,也就是每年1700萬澳元的花費,政府勉強能夠支付。
這其中,國防部每年擠出500萬澳元,政府再補貼1200萬澳元。”
到底是官大一級壓死人。勞爾首相輕輕鬆鬆幾句話,就直接削減了托馬斯部長1500萬澳元的預算。
而且,每年1700萬澳元的建造花費,有500萬來自於國防部的財政預算。
這也代表著這份海軍建造計劃政府只需要額外出資6000萬澳元,剩下的2500萬澳元需要國防部從其他地方割捨。
“明白。”托馬斯部長雖然不情願,但也只能無奈的點點頭表示明白。
沒辦法,這也就是勞爾首相出身自國防部,才對國防部有著些許的偏向。
要是出身自保守勢力的首相,恐怕這8500萬澳元的財政預算還得削減一些。
這也不能怪勞爾首相節儉。雖然海軍的建造看起來只需要8500萬澳元,其中政府只需要每年出資1200萬澳元,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實際上,海軍的花費並不指軍艦的建造費用。除了這筆建造費用之外,海軍士兵的訓練,軍艦的日常維護和維修等等,也是軍費支出的大頭之一。
為什麼說海軍是最燒錢的兵種之一,原因就是軍艦的維護和維修費用太高。
光是造艦計劃中的這7艘主力戰艦,後續的維護費用都不是一個小數字。
這也是隻有列強級別的國家才能玩得起大規模海軍的真正原因。甚至只有財政收入比較高的一些頂級列強,才能玩得起主力戰艦比較多的大海軍。
至於那些小國家,搞搞小規模的海軍,維護海岸的秩序外加巡邏也就罷了。
就算給他們軍艦,士兵的訓練和日常的維護費用他們也支付不起,這就是小國家和大國家天然性的差距。
美國滅亡之後,世界海軍的實力已經形成較為明顯的級別。
各國海軍的強大和自身的財政收入基本掛鉤。大英帝國作為財政收入最多的國家,也掌控著實力最為強大的皇家海軍。
法國人依靠著大量的殖民地,倒也能維持一支規模較為不錯,稱得上是世界第二的海軍。
澳大拉西亞完全是靠躺贏,外加同行的襯托,什麼也沒幹就坐穩了世界第三海軍強國的寶座。
島國雖然財政收入和工業方面在列強中都不是頂級,但憑藉著全國上下一心搞海軍的堅毅,外加支撐野心的動力,也愣是湊出了一支世界第四的海軍。
再往後,就是沒有被限制的列強中最弱的存在,義大利所擁有的世界第五海軍。
其實從這點就能夠看出來,目前世界各國的實力是有著斷檔的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