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蘇門答臘島因為面積比較廣袤,礦產資源也是相當豐富的。作為東南亞地區最優秀的橡膠種植產區之一,蘇門答臘島光憑藉著島上的橡膠種植產業,就已經註定了本土化不會失敗。
相較於以上幾個大型島嶼,蘇拉威西島的優勢就沒有那麼大了。作為諸多東南亞島嶼中山地比例比較大的島嶼,蘇拉威西島哪怕到了後世,經濟規模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龐大。
不過畢竟也是熱帶的島嶼,不管怎麼樣,種植糧食還是比較不錯的。
憑藉著蘇拉威西島上不多的人口,透過實現自給自足的方式實現本土化還是很容易的。
然而,本土化的動作也就停留在這些島嶼了。除了這些大面積的殖民地之外,其他小型島嶼的殖民地,本土化還是十分困難的。
首先,那些小型殖民地的人口本來就不多,這才是阻礙他們實現本土化的最大因素。
因為想要本土化,大量建設基礎建設,包括教育和醫療等等,是非常重要的。
但因為這些殖民地的人口只有幾萬人甚至幾千人,他們所在的殖民地政府,明顯沒有太多的資金用來推進基礎建設。
王國政府的財政肯定要優先考慮重點地區的建設,一定程度上也是會忽視這些地區的發展的。
也正因為如此,目前本土化成功的反而是大規模的殖民地,小型殖民地仍然介於殖民地和本土之間。
既然決定全面推動殖民地的本土化,那麼這些小型殖民地也是要考慮到的。
1930年11月25日,阿瑟召開了一場內閣會議,主題就是推動所有殖民地的本土化。
在這場內閣會議上,阿瑟特意提到了以索羅門群島為首的諸多小型島嶼殖民地,並且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不管是澳大利亞還是紐西蘭,不管是索羅門群島還是新喀里多尼亞,都是澳大拉西亞所統治的土地。
現在,在我們殖民地本土化政策即將實現的偉大時刻,我們必須舉全國之力推進所有殖民地的本土化政策。
政府應該全面的考慮到所有民眾的切身利益,為諸多小型殖民地上的民眾建設更加完善的基礎建設,應當是政府的首要工作。”
內閣政府的官員都不是傻子,很快就領會到了阿瑟之所以這樣說的用意。
實現所有殖民地的本土化,這也是一項相當偉大的工作。如果能在建立帝國之前實現這項工作,阿瑟的皇帝寶座毫無疑問會坐得更加穩固。
清楚了這一點,官員們自然也不敢輕視阿瑟的要求。要是在殖民地本土化方面出了問題,輕則耽誤了政府的重大工程,重則可是耽誤了阿瑟加冕為皇帝的契機,這樣的結果可是要命的!
清楚阿瑟絕對不是心慈手軟的君主,內閣官員們紛紛表示阿瑟是做的對,並且承諾會擠出一部分財政用來幫助各殖民地建設基礎建設。
在這場內閣會議結束後不久,也就是1930年11月27日,澳大拉西亞政府公開了內閣會議的討論結果,也就是《對落後地區扶持建設的計劃》。
根據這份計劃,王國政府將在兩年的時間內,拿出3500萬澳元的資金,幫助還沒有完善建立基礎建設的地區建立更加完善的基礎建設,來保障當地民眾的利益。
在整個澳大拉西亞,沒有完善建立基礎建設的地區也就那些小型的殖民地了。
哪怕是比較小的本土,例如塔斯馬尼亞州這種,都早早的建立了完善的基礎建設,並且經濟規模還相當不弱。
3500萬澳元的資金看起來不多,但幫助這些小型殖民地完善基礎建設是完全沒問題的。
這份計劃公佈之後,政府也很快付諸了相應的行動。
在基礎建設方面,主要完善的是教育,醫療,以及交通三要素。
只要島嶼有人居住,就必須得建立相應的診所。只要人口達到村鎮級別,就必須得建立至少到初中的學校。
為了實現所有殖民地的本土化,內閣官員們也算是拼了。
畢竟這件事情做好了也是相當大的功績,甚至還能憑藉著這樣的功勞,獲得阿瑟的認可。這在澳大拉西亞可是比其他的一切都要重要的多的東西,也是決定著這些內閣官員能否更進一步,讓自己的政治生涯變得更加輝煌因素。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