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六百章:第二個四年計劃(二四計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章:第二個四年計劃(二四計劃) (2 / 2)

羅傑首相的新的四年計劃大概分為四個模組,分別是工業,經濟,人口和民生。

在工業的目標中,羅傑首相提出了保持高速發展的要求。1923年澳大拉西亞的鋼鐵產量分別為384.2萬噸和607.1萬噸,距離鋼鐵總產量千萬噸的門檻只有一步之遙。

在羅傑首相的四年發展計劃中,他特意提到了在鋼鐵生產總量方面保持至少5%的增速,讓鋼鐵生產總量在四年後分別達到至少750萬噸和450萬噸,讓鋼鐵生產總量突破1200萬噸。

考慮到汽車行業的銷量,以及澳大拉西亞的各種基礎建設導致的鋼材的消耗,這個鋼鐵生產總量還是很容易能夠實現的。

畢竟無論是建造汽車還是修建鐵路都需要大量的鋼鐵,加上各種基礎建設,澳大拉西亞國內的鋼鐵需求只會越來越高。

之所以保持這樣一個比較合理的發展預期,因為阿瑟已經多次提到了,澳大拉西亞的生產需求需要根據實際的消耗需求來計劃,不能盲目擴大生產。

關於工業的計劃還有很多,包括在利奧諾拉工業基地第四期的建設完工之後的新的工業基地的建設,還有就是對於一些工業進行改革,對工廠進行擴建等等。

包括對工業的相應補貼,減稅,扶持和鼓勵,確保工業的增長能夠滿足政府的預估。

除了工業之外,羅傑首相對於人口的需求也是阿瑟比較感興趣的。

目前澳大拉西亞的人口大約在2633萬左右,人口發展的速度已經放緩,畢竟阿瑟對於英裔人口的規模還是比較重視的。

但現在,隨著英國移民的增加,澳大拉西亞也可以開始設想移民增多後的人口增長情況。

在羅傑首相的預估中,就對人口的增長情況保持了較為良好的預估。

按照羅傑首相的計劃,澳大拉西亞在新的四年計劃中每年獲得35+35+15的歐洲移民,再加上澳大拉西亞本土人口增長大約50萬左右,可以做到每年至少130萬的人口增加。

35加35加15,其實就是英國移民35萬,俄國移民35萬,其他國家移民15萬。

這一資料還是比較好實現的,在英國失業率暴漲的前提下,英國前往澳大拉西亞移民的數量持續走高,去年就已經突破了30萬。

如果能夠維持這一數字,再加上同等數量的俄國移民,每年的移民規模還是相當可觀的。

在這樣的基礎上,澳大拉西亞的人口在接下來的四年內能夠實現暴增,四年後的人口也能夠達到3200萬左右。

這樣的人口規模雖然還不滿足阿瑟的預期,但增長速度也絕對不低了。

如果能夠保持這樣的人口增長速度,十年的時間內,澳大拉西亞的人口就能增長到4000萬左右,打個二戰還是沒問題的。

但要是想在二戰後成為世界一級之一,人口至少要增長到6000萬以上,還得儘可能削弱其他國家,這對於目前的澳大拉西亞來說還是一個難題。

在經濟的增長方面,羅傑首相還是比較保守的。1923年澳大拉西亞的國民生產總值大約在14.527億澳元,水平保持的還是相當不錯的。

經濟的增長已經沒有更快的方式了,這也讓羅傑手相對於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預期基本保持在5%的水平線,力求穩住目前的增長趨勢。

剩下的就是大量的關於民生方面的,包括醫療和教育,以及稅收和各種政策方面的計劃了。

總體來看,這份四年計劃有大量的內容參考了之前的四年計劃,不過對於目前國家的發展來說還是很有必要的。

確認沒有問題之後,阿瑟已經透過了羅傑首相所提出的四年計劃,並且將其命名為第二次四年計劃,統稱為二四計劃。

如果這次四年計劃建設的比較順利,相信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內閣首相進行仿照,推出三四計劃,四四計劃等等。

甚至這成為每一屆政府的慣例也未嘗不可,這樣的發展計劃對於政府和國家來說都不是壞事,還能衡量每一屆政府在每一次計劃中的具體表現,作為他們的政績和連任的依據。

目前的國際環境對於澳大拉西亞的發展來說還是很友好的,沒有太強大的敵對國家,自身的發展資源也根本不缺。

特別是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正在處在內亂之中,澳大拉西亞的糧食和武器遠銷世界各大地區,每年賺取的利潤以及政府收取的稅收都是大數字,也讓政府的財政狀況一直都很良好。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