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著澳大拉西亞在空軍方面的造型,到時候的海軍實力就是坐三爭二,僅次於英國人的水平了。
如果是在平時,阿瑟可能會擔心引起英國人的忌憚。但此時,法國人已經大有挑起軍備競賽的意思,島國人也在瘋狂的建造著海軍,阿瑟的想法確實動搖了。
畢竟島國也算是澳大拉西亞的潛在強敵,不進行防備是不可能的。
只有海軍的實力能夠穩壓島國,將來的戰爭中澳大拉西亞才能獲得優勢。
這也是很簡單的道理。要麼島國人封鎖澳大拉西亞的海岸線,要麼澳大拉西亞封鎖島國人的海岸線,這是兩個島嶼型國家的命脈。
只不過,澳大拉西亞所在的島嶼無非就是大了點,但仍然改變不了其是一個島嶼的本質。
讓阿瑟比較猶豫的一點,是這份海軍建造計劃所需要承擔的財政代價。
雖然澳大拉西亞每年的財政收入已經高達3.7億澳元,但財政支出也保持在3億澳元以上的水平線。
特別是八年建造計劃開啟之後,財政支出已經超過了財政收入,每年的財政虧損都高達2000萬澳元以上,甚至只會更多。
再看看這份海軍建造計劃,每一項都是一大筆的支出。
4艘無畏艦和5艘戰列巡洋艦的造價就已經超過6500萬澳元。再加上4艘航空母艦,主力戰艦的花費就已經接近9000萬澳元。
雖然剩下的中小型軍艦造價沒有那麼昂貴,但擴建海軍所需要的資金至少也得1.2億澳元。
一年三分之一的收入用來狂砸海軍,還是全國都在大建設的重要時刻,這麼做真的值得嗎?
經過了慎重的思考,阿瑟還是覺得這麼做值得。
留給澳大拉西亞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如果無法在這段時間內將軍事實力提高到足夠保證國家安全的程度,勢必會給澳大拉西亞造成更大的財政和人員傷亡。
區區一億多澳元,政府咬咬牙還是完全能夠承擔的。
當然,為了民主,這份海軍建造訂單肯定是要經過內閣政府的同意才能實行的。
既然阿瑟已經決定了削弱王權,那麼此時肯定不能武斷的同意這份計劃。
要不然,以後的威廉,甚至是威廉的兒子都會這麼武斷,這對於政府的發展和王權的延續並不是一件好事。
畢竟不是每一任君主在進行決策的時候都會像阿瑟這樣思考很久。他們也沒有阿瑟來自後世的經驗,在某個方向上如果選擇錯了,不僅會面臨巨大的財政虧損,還有很大的機率損害王室的威望。
不管怎麼樣,海軍肯定是要進行擴張的。
關於這份海軍建造計劃中的最新型無畏艦的事情,阿瑟還是表達了幾分關注的。
這可能是澳大拉西亞要建造的最後一級無畏艦,再往後就是航空母艦和驅逐艦的體系了。
因此,阿瑟對於無畏艦的噸位和戰鬥力都有著十分嚴苛的要求,必須得是世界最先進的水平才行。
無畏艦設計的事情就交給幾個造船廠了。誰所設計的無畏艦能夠得到阿瑟和海軍司令部的青睞,誰就能夠輕鬆的拿下無畏艦的建造訂單。
而在整份海軍建造訂單中,無畏艦的建造就佔據了大頭,這也讓幾大造船廠對於設計無畏艦非常熱衷。
目前有能力設計和建造最新型無畏艦的造船廠,也就是佔據著皇家名頭的悉尼造船廠、墨爾本造船廠和奧克蘭造船廠。
這三家造船廠因為同屬於王室財團的原因,所擁有的技術水平實際都是差不多的。
無論是哪一家造船廠設計出了優秀的軍艦設計,最終獲得了無畏艦的訂單,對阿瑟來說結果也都差不多。
至於剩下的政府建造的造船廠和民間的造船廠,暫時還沒有建造最新型戰列艦的能力。
雖然政府已經對民間造船行業進行了全方面的鼓勵,但造船業的長進也不是那麼快就能達成的。
不過,在民用用船領域,澳大拉西亞目前也是有一定的水平的。
從幾噸的小船到幾千噸的大型民用船隻,能夠建造的造船廠還是比較多的。
畢竟是一個多島嶼國家,如果造船行業不強,國家各地區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都是個問題。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