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位傳承了幾代之後,喬治五世的權利不也被削弱了很多嗎?如果不是喬治五世果斷的在一戰中放棄了薩克森·科堡·哥達的姓氏,恐怕英國王室能不能穩定下去都是個問題。
這也代表了一個淺顯的道理,王位可以傳承,但威望和聲望是不能傳承的。
想要讓澳大拉西亞的君主制維持下去,就必須得讓其他國家的君主制也維持下去,不能讓澳大拉西亞的君主制成為世界範圍內的個例。
將目光重新放回澳大拉西亞國內,阿瑟開始視察八年建設計劃已經動工的專案。
首先,最被阿瑟重視的,肯定是關係到中澳大利亞地區生態環境的艾爾湖運河計劃了。
這算是阿瑟的一項大膽決定,是前所未有的一次嘗試。如果成功,整個大自流盆地將會被重新啟用,澳大拉西亞將會多出上百萬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
但如果失敗,這樣一項耗費十多萬人力,以及大量財力的工程,對阿瑟的名聲也是一種打擊。
雖然打擊沒有那麼重大,但對於阿瑟後續的佈局來說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艾爾湖運河計劃啟動至今年二月,目前已經過去了十個月的時間。
作為運河計劃中連線南北艾爾湖的運河,長度只有不到十公里,在這十個月的時間內已經基本建成。
不過,因為其他的兩段運河比較長,預計建設時間至少需要五年,還得是出動更多的人力物力,全力建設的情況之下。
對於這項工程,阿瑟是重點關注並且親自把關的。兩湖之間的運河建設完成之後,阿瑟就親自抵達了運河周邊進行視察,確保所有的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之後這才放下心來。
一個好訊息是,艾爾湖運河的建造計劃並不缺少人力。
因為是阿瑟力主啟動的專案,再加上人們都明白這條運河的目的就是恢復澳大利亞中部地區的生態環境,這也導致大量的人群踴躍參與艾爾湖運河的建設,招工現場幾乎爆滿,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想要加入運河的建設計劃,哪怕少要點工資也行。
原本艾爾湖運河建造計劃只打算動用15萬名工人,並且這些工人幾乎全部都從美國招聘。
但沒想到,澳大拉西亞本土民眾太過熱情,這也讓工人的數量超乎了預期,目前已經接近25萬人。
雖然增加了運河建造的資金花費,但人數越多,運河建造所需要的時間肯定也就越少。
因為是三條運河,這也代表著三條運河可以一起動工,運河總的建造時間是可以被縮短的。
除了連線兩個艾爾湖的運河已經建造完成之外,南艾爾湖和託倫斯湖之間的運河,以及託倫斯湖和斯潘塞灣之間的運河都已經建造了超過五分之一。
如果能在五年內完成整個艾爾湖運河的建造計劃,對阿瑟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哪怕需要額外承擔一些費用。
除了艾爾湖運河的建造程序之外,還有一項大工程已經完成了大半,那就是在全國範圍內的重點地區建設機場。
其實目前的機場相較於後市來說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畢竟間隔了100年,兩個時代的機場完全就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目前的機場只需要平坦的飛機跑道用來給飛機起飛和降落,其他的設施都很簡陋。
畢竟一架飛機也只能容納十多名乘客,自然也就不需要太寬闊的乘客等候區域,機場的面積和建設難度也就不會有那麼大。
率先建設機場的城市,自然是聖阿瑟堡、悉尼、墨爾本這樣的重點城市,以及各州首府和人口超過50萬的大型城市。
為了促進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地區之間的交流,南北紐西蘭州都建設的有機場,並且還不止一個。
除此之外,各殖民地也會建立機場,方便本土和殖民地之間的交流。
除了這些比較普遍的民用機場之外,更加簡單的軍用機場其實已經遍佈澳大拉西亞全國。
軍用機場的建設要求更為簡單,只需要將路面壓平,確保飛機的起飛和降落不會顛簸就行。
相較於民用客機所要求的舒適度,軍用運輸機最大的要求就是運輸效率,其次就是飛機的速度。
至於安全那些,在合格水平線上就已經足夠了。因為大部分軍用飛機的壽命不會有太長時間,戰爭對於飛機這樣比較脆弱的高科技產品的打擊是巨大的。
與其要求軍用飛機的安全性,不如考慮他能否攜帶更多的物資,以及能否逃脫敵人的火力。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