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國的土地已經被瓜分,但法國行動最快其實是理所當然的。
因為法國要建立的是共和國,這和美國原本的政體一致。簡單點來說,法國只需要稍微扶持親近自己的勢力,然後再公佈國家的建立就行。
但英國和澳大拉西亞不一樣。畢竟是把原本屬於共和的地區變成君主制,不進行一定的提前佈置是不可能的。
目前雖然加利福尼亞王國和另一個王國已經在籌備中,但最快也要等到年終才會公佈。
而在此之前,這些地區都將處於軍事管控狀態,對部分美國人進行嚴格的管控。
當然,澳大拉西亞的控制範圍之內還是有一個例外的,那就是巴頓即將要建立的達科他邦聯共和國。
聯邦和邦聯,雖然只是顛倒了順序,但意義發生了極為重大的改變。
像美國之前的體制,其實就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聯邦。聯邦也就是多個行政地區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國家,除了行政地區之間擁有一定的主權之外,其他的和一個統一國家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
而邦聯就不一樣了。先邦後聯,這其實也決定了各個邦之間是有更大的行政主權的。
簡單一點來說,聯邦體制下的國家政府權力更高,邦聯體制下的各邦權力更高。
巴頓之所以建立邦聯共和國,實際上也就是阿瑟對於巴頓在一定程度上的防備了。
雖然這幾個地區加起來的人口剛剛超過300萬,但誰又能保證以後的達科他共和國不會強大起來呢?
只有給這個不確定因素強行製造幾個破綻,阿瑟才能放心的讓巴頓統治達科他共和國。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人所建立的兩個共和國也不是統一的聯邦,一個是聯邦共和國,一個是邦聯共和國。
這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南海岸聯邦共和國的大部分地區已經被法國人掌控,法國人自然是想建立權力更大的聯邦共和國,讓它成為自己在北美洲的有利幫手。
而佛羅里達邦聯共和國的區域法國人並沒有佔據,這也導致這幾個州之間還是有著相當大的實力的。
這幾個州的人口普遍在200萬左右,每個州的國民警衛隊數量也上萬人。
將這幾個州強行融合成一個國家,除非法國人願意再次出兵鎮壓這些州,否則,組成邦聯也就變得理所當然。
畢竟幾個州之間的人口、面積和實力都差不多,各州自然想擁有更大的權利。
其實這也是英國人要頭疼的問題。東部各州的人口還是挺多的,將其融合成一個王國,所要面臨的挑戰巨大。
而澳大拉西亞控制的區域,加利福尼亞州雖然人口碾壓式的領先,不過也正因為這樣,加利福尼亞州和人口極少的內華達州會組成加利福尼亞王國,完全由加利福尼亞作為主導。
剩下的地區人口都在幾十萬左右,以人口超過150萬的華盛頓州為主也就理所當然了。
繼美國南海岸兩個共和國成立之後,時間大約只過去了一週多,巴頓就在南達科他州宣佈建立達科他邦聯共和國。
值得一提的是,達科他邦聯共和國共有五個州,南北達科他的人口都在60萬出頭,理論上是比不上內布拉斯加州和科羅拉多州超過百萬的人口的。
按照道理來說,共和國的首都應該建立在更加繁華的內布拉斯加州,而不是巴頓所在的南達科他種。
不過,因為自己的軍隊在南北達科他州的原因,巴頓還是很識趣的將首都建立在了南達科他州的首府,一座位於密蘇里河東岸的小城市。
幾個共和國的相繼建立,也代表著美國真的成為了歷史。這個獨立自18世紀的國家,歷史只有簡短的100多年,就煙消雲散在歷史的長河中。
雖然美國曾經極度輝煌,有著世界第一的工業和經濟,但也無法掩蓋美國軍事實力糟糕的現狀。
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在擁有足夠的工業和經濟實力的同時,也應該發展自己的軍事實力,才能保證國家的領土安全。
在世界聯盟多箇中小國家的催促下,世界聯盟也很快宣佈在以伊利諾伊州為首的美國五大湖地區建立共管共和國,也被稱作五大湖共和國。
這個國家的一切都由世界聯盟管理,稅收的大部分也會作為賠款上交給世界聯盟,然後被所有參戰國家瓜分。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