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瓜分軍艦時德國和俄國都表示沒有任何需求,要求將他們應得的軍艦份額更換為實際的資金,軍艦可以出口給任何一個國家。
德國和俄國的要求法國人自然欣然接受。要知道,無論是德國還是俄國,都欠著法國人一大筆債款。
法國人甚至不需要出任何資金,只需要免除這兩個國家一部分債務,就能夠獲得他們本應該獲得的軍艦份額。
雖然不多,但對於海軍規模已經明顯落後的法國來說也是不小的補充。
100多年前的法國可是當之無愧的歐洲霸主,現在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都已經衰落不少。
軍艦瓜分完畢之後,各國的目光都放在了下一個議題,也就是關於美國國土的處理。
美國是肯定要被瓜分和肢解的,這是任何國家都明白的道理。
但具體怎樣被瓜分,最主要的還是得看英法澳三個列強的意見。
在如今的世界秩序,小國家想要獲得決定權非常困難,甚至可以說基本沒有決定權。
歷史上捷克斯洛伐克的命運也證明了這個道理,那就是弱小國家的命運只能被強大國家把控,哪怕事關到國家的領土和主權。
好訊息是,英國人明顯比較在乎世界聯盟的作用,這也代表著參戰國喝一口湯還是完全沒問題的。
第二項議題一開始,就有國家表示,既然美國的州高達幾十個,那麼完全可以給每個參戰國家分配一個美國州。
但很快,這個提議就被英法澳表示了拒絕。
分蛋糕也不是這麼分的,而且每個州的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有著巨大的差異,這麼瓜分看起來合理,反而是最不合理的方式。
而且英法澳自然也不可能同意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土地被這些小國家瓜分這麼多。
其實除了原本一些中立的國家之外,會議場上明顯能分為三個派系,分別被英國,法國和澳大拉西亞所領導。
只要這三個國家關於瓜分美國的提議達成妥協,其他中小國家也就只有接受這一個選擇了。
最終還是英國人率先提出了自己的提議:
英國收復原本的13州殖民地,將會在13州殖民地建立兩個新的政權。
而法國人獲得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馬州和密西西比州,以及孤星共和國的統治權。
澳大拉西亞獲得夏威夷領地、阿拉斯加州、加利福尼亞州、華盛頓州、俄勒岡州、愛達荷州、美屬太平洋島嶼。
在此基礎之上,密歇根州將被併入加拿大,成為加拿大的土地。
除此之外,將以伊利諾伊州為中心,建立美利堅聯合政府,所有參戰國家可以共同管理,並且所有參戰國家在美利堅聯合政府中都能夠享受最高權力。
這個所謂的美利堅聯合政府,基本就是新的美國了。英國人提議下的新的美國面積還是很大的,包括中部和東部的一些地區。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