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開疆擴土的關係,1929年的國慶節相較於平時更加隆重,但也沒有要到閱兵的地步。
伴隨著澳大拉西亞的俞漸強大,阿瑟也不需要用閱兵這種方式來提升國民自豪感和凝聚力。
而且軍事實力自然是能保密多少就保密多少,只有未知的才是最令人忌諱的。
國慶節過後,時間很快的就來到了1929年1月15日。
這是各國所約定好的舉行和談會議的時間,也是各國十分期待的瓜分美國的時間。
阿瑟也自然十分重視這場合談,畢竟利益自然是能多瓜分一點就多瓜分一點。
澳大拉西亞所派出的和談陣容,副首相戴澤·沃森打頭陣,隨行的還有多位內閣部長和政府重要官員。
他們早在12月初就已經出發,在1月15日前抵達倫敦完全沒有問題。
美國目前的糟糕現狀世界各國自然明白。早點解決美國的混亂現狀,對於其他國家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畢竟大家想要的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地區,可不是給已經滅亡的美國政府擦屁股。
只有一個穩定的地區才能給各國創造利潤,一個混亂的地區反而會讓各國增加政治和財政負擔。
1月15日,和談會議正式開始。
和談會議所談判的第一項,就是對美國大西洋艦隊的瓜分。
之前太平洋戰隊投降的時候,英法澳三國就已經瓜分了一遍了。因此這次被瓜分的物件就只剩下美國的大西洋艦隊,不過也是擁有將近20艘主力戰艦,還有大量中小型軍艦的龐大艦隊。
和之前瓜分大西洋艦隊時阿瑟所採取的策略一樣,澳大拉西亞方面對軍艦沒有太大的要求,這也讓美國大西洋艦隊的主力幾乎被英國和法國瓜分。
英國理所當然的佔據了大部分。直接拿走了15艘無畏艦,3艘戰列巡洋艦和大量的中小型戰艦。
這幾乎搬空了美國大西洋艦隊的家底,也極大程度的加強了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
就目前的局勢來看,海軍規模再次擴充的皇家海軍已經甩開其他國家一大截。
單單從海軍實力的角度出發,法國,澳大拉西亞和島國加起來可能也不是英國人的對手。
當然,這只是英國政客單方面的猜測。他們從各國海軍規模和科技水平為角度,進行了這樣看起來瘋狂但實際也差不了多少的預測。
不過實際的海戰打起來到底如何誰也不清楚,或許也只有真正爆發戰爭了才知道誰強誰弱。
當然,目前單純就海軍規模來說,大英帝國足以碾壓其他國家。
英國吃完肉之後,搶先啃骨頭的自然是法國了。
因為澳大拉西亞的退出,法國人也拿到了3艘無畏艦和2艘戰列巡洋艦,一定程度上加強了自己的海軍實力。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人特意要求全面接受美國的潛艇,甚至不惜用新墨西哥州來換。
英國人對此自然自無不可,因為新墨西哥州正好能夠用來拉攏墨西哥,順便讓墨西哥成為在北美洲對抗法國的一大奇兵。
而且不只是法國,墨西哥也能牽制澳大拉西亞在北美洲的發展。
之前提到的,大半個美國西海岸曾經都是墨西哥的土地,墨西哥在這次戰爭中也理所當然的要求了這些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