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投降了!》
這是11月底到12月初全世界新聞的標題,也代表著這場幾乎堪比世界大戰規模(參與國家數量)的戰爭正式結束了。
想想確實也不無道理,當時的德國再強都沒有打贏全世界,更不要說現在真的是單挑全世界的美國了。
但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最後攻入華盛頓的不是聯合軍隊,反而是美國自己人。
更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麥克阿瑟攻入華盛頓宣佈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令所有美國軍隊向聯合軍隊投降。
但不管怎麼說,美國投降了對於聯合軍隊來說是個好事,至少不用讓士兵們再做無謂的犧牲了。
當然,美國投降之後也理所當然的來到了更重要的環節,那就是喜聞樂見的瓜分勝利果實的時間。
因為英國人是這場戰爭的主導者,所以這次和談會議肯定是在倫敦召開的。
經過英法澳的商議之後,和談的會議時間定在了1929年1月15日,參與者包括美國和聯合軍隊的所有國家。
雖然英法澳三國之前就各自佔據的地區已經有了初步的妥協,但目前的情況相較於之前的商議還是有著些許不同的,畢竟澳大利亞幾乎佔據了大半個西部美國,英國和法國只各自佔據了兩三個州。
而且關於突然有變故的美國政府,也是需要進行新的處理的。
誰也無法保證目前的美國政府會如何發展,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將美國分裂,創造出好幾個美國。
讓這些新的美國之間互相牽制,這樣才會保證美國所有地區不會誕生列強級別的國家。
當然,雖然澳大拉西亞十多個州,但阿瑟確實絲毫不慌。畢竟這些州除了面積大之外毫無優點,甚至澳大拉西亞佔據的所有州加起來人口都未必比得上一個小小的紐約州。
而且阿瑟也沒打算將這些州全部吞併。這些州雖然具有很大的開發價值,但對於人口較少的澳大拉西亞來說反而是負擔。
最多就是在這些州扶持新的國家,然後加大對於這些州的投資,將他們控制成自己的僕從國。
當然,一切還得看和談會議究竟怎麼發展。畢竟英法澳三國吃肉之後,還得讓同樣出力的幾個國家喝口湯。
反正美國這次肯定是慘了,參與戰爭的國家註定是要分一口湯的,這也代表著美國會比想象中的更加分裂。
這場戰爭結束之後,阿瑟也終於有時間放眼國內的發展,在聖誕節到來之前對國家發展進行一定的佈局。
首先是澳大拉西亞緊缺的人口問題,目前終於有辦法進行緩解了。
是什麼辦法呢?
當然是從剛剛戰敗的美國拉攏人口前來澳大拉西亞。雖然不久前澳大拉西亞還和美國處於戰爭狀態,但這對阿瑟的計劃沒有太大的影響。
畢竟戰爭中澳大拉西亞軍隊也沒有屠殺美國平民,甚至澳大拉西亞控制下的美國各州秩序反而比美國政府控制的各州秩序好。
更重要的是,麥克阿瑟發動政變之後,不管他對美國政府的影響怎樣,但他卻成功地將罪責甩到了美國政府和胡佛總統的身上。
這會讓美國民眾將戰爭的過錯全部歸咎給胡佛總統和政府,聯合軍隊那邊自然而然就是正義的。
既然是正義的,那美國民眾自然也就不會去怪澳大拉西亞了。甚至他們還會反過來感謝澳大拉西亞解放了他們,他們得以脫離政府的統治。
雖然澳大拉西亞控制的西海岸人口比較少,但美國東海岸還是有著大量的人口的。
像紐約州的人口就已經突破了千萬,而這千萬人口中就相當一部分是英國裔移民。
雖然歷經長時間的同化,這些人和傳統的英國裔移民也有著一些的區別。
但不管怎麼說,同樣說著英語的美國人,統治起來肯定要比說著其他語言的歐洲人更容易。
當然,從美國吸收人口的時候,還得注意對人口進行更加細緻的篩選。
美國畢竟是個共和國家,美國民眾思想上相較於歐洲來說更加開放。
這種開放指的是理念的開放,他們更容易參與反對政府的遊行,對於政府的政策也會更容易有不同的意見。
這些還是需要進行防備的,畢竟誰也無法保證將來的這些美國人來到澳大拉西亞之後是否會參與反對政府的遊行,以及他們對阿瑟統治的認可程度。
還有一點,那就是對於美國黑人的管控。
美國的人口雖然高達上億人,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黑人人口,這是阿瑟不允許引進到澳大拉西亞的人種。
黑人的染色能力還是太可怕了,哪怕是和其他種族的人通婚,生下來的孩子還會是黑人,這對澳大拉西亞的民族構成體系是沉重的打擊。
毫不誇張的來說,哪怕阿瑟現在只引進數千名黑人,在長達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中,也會演變成數十萬甚至上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