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墨西哥的入場,美國邊境的戰鬥變得更加混亂,因為戰爭每天受傷和死亡的人數也在不斷攀升。
不過這也是必然。想要打贏一個列強國家,不付出一點傷亡是根本不可能的。
好訊息是,作為美國的敵對者,聯合軍隊這邊的參與者將近30個國家,所能貢獻的軍隊也根本不是美國可以抗衡的。
現在也就是各國不想出全力,要不然,美國政府是絕對蹦噠不了幾天的。
目光再次放到澳大拉西亞軍隊的進攻上。經過了幾天的連環轟炸之後,1928年8月11日,澳大拉西亞軍隊對美國西海岸的登陸戰正式開始了。
對美國西海岸的登陸一共分為三個方向,北部軍隊只有一個步兵師,從俄勒岡州登陸之後,接連控制俄勒岡州,華盛頓州和愛達華州的重要城市,然後等待著大部隊的支援就行。
重點進攻方向放在中部方向和南部方向。
中部方向負責從聖弗朗西斯科登陸,一路向東,攻佔加利福尼亞州的首府薩克拉門託,然後再控制內華達州。
而南部方向軍隊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儘快掌控美國西海岸最大的城市洛杉磯,並且順利輻射到更廣泛的地區。
從軍隊部署上也能看懂阿瑟對加利福尼亞州的重視。哪怕只是現在,加利福尼亞州也絕對是美國西海岸的精華地區,重要性遠遠超過西北部的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
不開玩笑的說,為了加利福尼亞,阿瑟可以放棄在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的攻勢。
不過相信美國人也沒有那麼多軍隊可以調遣,在守住加拿大人和墨西哥人的進攻的情況下,能夠調集到西海岸的軍隊就已經很有限了。
在海軍的配合下,對美國西海岸的進攻十分順利。既然沒找到美國太平洋艦隊,阿瑟也就將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對美國西海岸各州的進攻上。
從前線的彙報中就能夠看出,抵抗澳大拉西亞軍隊進攻的大多都是各州的國民警衛隊,美國陸軍人數很少,並且戰鬥力堪憂。
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澳大拉西亞軍隊就成功登陸了聖弗朗西斯科,並且沿著整個灣區向內陸進發。
加利福尼亞州的國民警衛隊在澳大拉西亞軍隊面前沒有任何抵抗力,這是來自武器裝備和士兵單體戰鬥力的雙重壓制。
對洛杉磯的進攻就沒有那麼順利了。洛杉磯畢竟是美國西海岸唯一的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甚至人口已經非常接近200萬,放眼全世界也絕對算是特大城市了。
加利福尼亞州在洛杉磯的防禦力量十分強大,恐怕除了首府薩克拉門託之外,這裡就是美國西海岸防禦力量最強的地區了。
這裡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洛杉磯明明是加利福尼亞州人口最多的城市,為什麼加州的首府會在幾百裡之外的薩克拉門託呢?
實際上,這還要關乎到美國西海岸的開發史。
眾所周知,北美洲這片土地是經過列強的開發之後才成長的,之前也算得上是人口稀少和荒蕪。
在美國地區,最先被開發的肯定就是東部各州了,西部也是最近一段時間才成長起來的。
甚至西部一些州目前為止還是人煙稀少的狀態,有很多地區哪怕到了後世的美國,也仍然屬於偏僻的小城市。
加利福尼亞州為什麼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起來呢?除了靠近西海岸的地理位置優勢之外,加州所爆發的淘金熱也是重要的原因。
這和澳大利亞很像。澳大利亞在之前的人口之所以能夠快速的發展,也就是漫長的淘金熱吸引了大量的淘金客。
如果沒有這些淘金客的話,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人口也不會那麼多,阿瑟的發展也就不會那麼順利了。
而聖弗朗西斯科之所以被稱作舊金山,自然是這片土地發現了大規模的金礦引起了淘金熱的原因。
薩克拉門託距離聖弗朗西斯科並不遠,並且作為加州中心的樞紐城市,成為首府也就理所應當了。
洛杉磯雖然是加州人口最多的城市,甚至放眼整個美國西海岸都是穩坐第一的狀態,但問題是太過靠近南部,並不利於整個加利福尼亞州的穩定。
而且加州首府也不是穩定不變的。在加利福尼亞州短暫的歷史中,加州首府已經變換了好幾次。
特別是1849到1862這短暫的13年時間裡,加州首府先後從蒙特利遷移到聖荷西,委利賀,貝尼西亞和聖弗朗西斯科,上演了多城多都的好戲。
哪怕到了現在,雖然加州的首府已經穩定在薩克拉門託,但洛杉磯還是有不小的聲音要求首府遷移到南部。
作為加州甚至整個美國西海岸最大的城市,洛杉磯還是有這個底氣的。
洛杉磯雖然給澳大拉西亞軍隊創造了一丁點的難度,但也終究只是一丁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