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爭吸引了幾乎全世界的國家的目光,也自然吸引了幾乎全世界的民眾關注。
從這場戰爭爆發之後,不論是歐洲的白人還是非洲的黑人,每天都養成了及時收聽新聞的好習慣。
當然,兩個人群收聽新聞的方式也不太相同。歐洲白人可以聽廣播,也可以自由的購買想要看的報紙。
但非洲的黑人除了道途聽說之外,也就只能在為自己的僱傭者做事的時候,才能聽聽他們對於新聞的感慨了。
一個國家幾乎單挑了整個世界,這在任何時候都是不常見的,哪怕是之前的世界大戰也是如此。
當時的德國那麼強大,不還是擁有義大利、奧匈帝國和土耳其、保加利亞這樣的盟友嗎?
更要命的是,德國擁有這麼多的盟友都沒有打贏那場世界大戰,更不要說幾乎以一己之力達成1v30成就的美國了。
也正因為如此,美國什麼時候戰敗成了各國民眾關心的話題。
特別是歐洲國家,許多民眾已經在祈禱美國能夠快點戰敗,自己的國家從美國賺取到大量的利益,然後用這些賺來的資金緩和國內的經濟危機了。
此時此刻,勇於單挑全世界的美國已經成了歐洲人眼中的救星。雖然美國的勇氣沒有打動歐洲人,但美國那龐大的工業和發達的經濟,卻無時無刻不在打動著這些歐洲人。
當然,對於非洲人來說,他們或許更加希望美國能夠贏得這場戰爭。
畢竟相較於過度歧視黑人的歐洲來說,美國雖然也在歧視,但黑人的處境總體上也能算是人。
如果聯合軍隊獲得勝利,列強中唯一一個承認黑人公民的國家也就煙消雲散了。
他們這些黑人想要重新恢復自己的權利,或許就只有等到其他國家的林肯出現了。
視角重新拉回到美國,此時的美國重新進入一片繁忙的狀態。
當然,政府和民眾繁忙的角度以及目的完全不同。美國政府繁忙的目的是為了打贏這場戰爭,至少也得取得一些先機,用來和其他國家進行談判。
而大部分美國民眾繁忙的目的就比較一致了,要麼逃離到遠離城市和重要交通道路、設施的農村,要麼就直接乘坐遠洋客輪遠離這個即將被硝煙漫布的國家。
至於他們會不會留戀居住了很長時間的美國呢?這種事情或許就只有他們自己的內心才能清楚了。
但就算是留戀美國,也絕對不是留戀美國政府和胡佛總統的統治,而是留戀美國的土地和自己的財產。
美國政府。
近段時間以來胡佛總統總算是鬆了一口氣。憑藉著美國政府大量印刷美元,用這些幾乎是天上掉下來的貨幣吸引了相當一部分美國民眾踴躍參軍。
至少在面子上,目前的美國陸軍總人數已經突破30萬,並且人數還在源源不斷的增加中。
那批最早招募的十多萬新兵已經投入到戰場上,抵禦加拿大從北向南的進攻。
事實上,情況確實如同美國軍隊所預料的那般。加拿大一萬多人的軍隊也只是佯攻,他們進攻的奧古斯塔北部就已經停止了,並且在不停的和麥克阿瑟所率領的軍隊打消耗戰。
雖然長此以往是人數更多的美國軍隊佔據優勢,但也成功的將三萬人的美國軍隊拖在奧古斯塔,大幅度減少了美國軍隊可調動計程車兵數量。
奧古斯塔攻防戰僅持續了一週多的時間,聯合軍隊就在加拿大地區發動了新的戰役。
這場戰役參與的軍隊就多了,從各軍隊的著裝就能夠看出,這是一支真正的聯合軍隊,包含來自英國,法國等國超過五萬人計程車兵。
相較於那支佯攻的加拿大軍隊來說,這支聯合軍隊進攻的目的更加簡單,但對美國來說卻更加致命。
這支軍隊的目的不是從南到北威脅美國的東部沿海城市,而是直接從五大湖地區如同利劍一般插入美國腹地中心。
如果有一幅地圖就能夠看出,美國和加拿大的國境線大多數都是一條直線,但五大湖地區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卻如同利劍一般插入美國的腹地。
這片地區往東能夠直達紐約和波士頓,這是美國東北部的兩大城市,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說。
甚至再往南下一段距離,還能夠威脅到美國的首都華盛頓,這裡也是美國權力機構的核心。
也正因為如此,這支聯合軍隊從戰役一開始就直接猛攻布法羅,打通五大湖地區聯合軍隊插進美國腹地的路線。
雖然美國在布法羅地區也部署了軍隊,但軍隊數量遠遠比不上聯合軍隊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