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法國和美國的關係,除了人盡皆知的美國國父路易十六之外,還有段法國人並不願意提起的往事,那就是在十九世紀初美國人趁火打劫奪得法國龐大殖民地的事了。
這個事件距離美國獨立戰爭只有幾十年的時間,剛剛幫助美國人取得獨立的法國就遭到了美國的威脅,用1500萬美元的極低價格買下了法國在北美洲高達2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2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怎樣的概念?法國本土的面積大約55萬平方公里,美國趁火打劫的土地是法國本土的5倍左右。
這段歷史成了法國人心中永遠的痛,再加上之前路易十六拼上家底支援美國,讓法國人對美國的印象瞬間降低。
甚至毫不誇張的說,法國大部分政客都在迴避這一段歷史,這也是僅次於普法戰爭的傷痛。
眼下有著趁火打劫美國的機會,法國人自然不會放過。和英國以及澳大拉西亞達成了利益上的一致之後,法國人就在積極備戰,準備狠狠的從美國身上割一塊肉。
雖然法國在之前的世界戰爭中遭受了巨大的創傷,甚至整個法國社會就都變得懦弱。
但這也是分物件的,在美國這樣軍事實力並不強大的國家面前,法國仍然是那個強大的國家。
更重要的是,這次戰爭有著英國和澳大拉西亞保底,主力也肯定是英國和澳大拉西亞。
法國人只需要動員少部分軍隊就能夠獲得大量的領土,這種事情那些法國政客肯定不會錯過。
雖然世界聯盟中關於是否對美國發動戰爭的事情已經吵得火熱,但所有人都清楚,英國人沒有決定之前,世界聯盟也不會有決定。
道理很簡單,只有英國的海軍才能碾壓美國的海軍,只有打敗了美國的海軍才能登陸美國的土地。
美國人的陸軍規模之所以如此弱小,完全是因為光靠海軍就能夠保護美國。
如果無法擊敗美國的海軍,別說世界聯盟聯合起來了,哪怕是全世界所有國家聯合起來,也不一定能夠打敗美國。
好在英國人的行動還是很快的,資本家看到了其中的利益,官員們看到了打敗美國能創造出的功績,是否對美國發動戰爭的提案也沒有遭到任何反對,甚至以超過八成的透過率,被英國議會正式公告執行。
1928年6月17日,世界聯盟例行會議。
在英國已經決定了對美國作戰之後,世界聯盟的投票也變得迅速了起來。
和阿瑟預料的沒有任何差異。世界聯盟只要英法澳聯合起來決定某件事情,其他國家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
不過這種事情也不需要反抗,因為只要加入就能夠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利益,那些國家也完全沒有拒絕的理由。
6月18日,世界聯盟正式宣告即將發動對美國的作戰,並且宣稱這是一場審判美國罪惡之戰,是一場維護全人類利益的正義之戰。
當天,世界聯盟對美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美國繼續支付在流感中的賠款,並且對因為紐約股市崩潰造成的全球經濟危機進行新一輪補償。
公告表示,鑑於紐約經濟危機對全人類經濟的危害,美國要向全世界賠款共計173億英鎊,並且對全世界因為經濟危機正在遭受飢餓的平民進行救濟。
如果加上之前沒有支付完的流感賠款,美國要向全世界賠付超過200億英鎊的賠款,換算成美元也有超過650億。
很明顯,世界聯盟篤定美國人不會同意支付如此鉅額的賠款,這才開出了這樣一份美國人根本完成不了的條件。
美國人的反應也不出阿瑟的預料。
美國政府先是拒絕了世界聯盟的賠款要求,並且表示世界聯盟的要求是荒謬的,違揹人類公德的。
同時,美國人還表示他們將盡全力維護美國的安全,哪怕為此付出巨大的犧牲和傷亡。
可惜,當發出這份通牒的時候,世界聯盟的態度就已經不會改變了。
美國人的態度世界聯盟並不關心,甚至已經決定對美國作戰的各國還擔心美國會同意支付賠款,錯失了最好的瓜分美國的機會。
美國拒絕支付賠款之後,世界聯盟也很快有了回應。
1928年6月20日,英法澳在世界聯盟會議上宣佈組成聯合軍隊,各自出兵10萬人對美國展開進攻。
接下來的一週時間內,世界聯盟的各會員國,超過七成都宣佈加入了對美國的作戰。
其中,出兵5萬人的國家有:俄國,波蘭,奧地利帝國。
出兵3萬人的國家有:荷蘭,比利時,羅馬尼亞,塞爾維亞,西班牙,葡萄牙,加里曼丹聯合蘇丹國。
出兵1萬人的國家有:芬蘭,希臘,丹麥,瑞典,挪威,墨西哥,菲律賓,德國,義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