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換句話來說,因為王室和國家的高度繫結,阿瑟本人包括整個王室,和國家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
就阿瑟個人的威望和地位來說,哪怕沒有王室財團和那些軍隊,只是單純的政治角度,也沒有人能和阿瑟進行抗衡。
阿瑟在澳大拉西亞的地位已經做到了超過維多利亞女王在英國的地位,澳大拉西亞人願意為阿瑟而戰,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
雖然內閣選舉的時間是在5到6月,但從4月開始,整個澳大拉西亞就熱鬧了起來。
政府選舉的制度一再變化,阿瑟也一直在試探最適合澳大拉西亞的選舉方式。
目前的選舉方式和之前沒有太大的區別,每個眾議院的議員都可以提名各個內閣職位的人選,得票高者獲得最終的內閣職位。
但首相的選舉只能在上一屆內閣成員以及各黨派(擁有眾議院席位超過5個)的參選者中競選,提高了首相競選的難度。
對於之前首相由阿瑟提名進行競選的規定,這樣的競選規則毫無疑問削弱了阿瑟的權力。
不過這是阿瑟樂意見到的,在一些地方提前開始削弱王權。
雖然就目前為止,幾個王子的培養還是十分順利的。名義上王位的第一繼承人威廉表現出了不錯的天賦,甚至被阿瑟認定為可以成為良好的統治者。
但這並不能阻礙阿瑟削弱王權的腳步,這是在阿瑟退位之前必須完成的。
相較於阿瑟這樣有限度有目的的削弱王權來說,要是讓下一任統治者削弱王權,那麼大機率是被逼迫的。
到時候的澳大拉西亞如同當初荷蘭成立君主立憲制那樣,君主會在一夜之間喪失權力,而且幾乎是喪失大部分權利。
與其這樣,倒不如阿瑟提前削弱王權,將國王的權力限定在一個可以控制的範圍。
將來的君主如果有能力有威望的話,完全可以憑藉著阿瑟所制定的制度獲得更高的權利。
如果將來的君主能力不太行,他的王權會得到比較大的限制,安安穩穩地做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王。
如此一來,就能做到讓明君獲得權力,讓庸君喪失權力,讓王室的地位變得更加穩固。
讓阿瑟留給後世君主的框架和基礎來看,讓澳大拉西亞成為列強之一,並且安安穩穩的度過幾百年是沒問題的。
在不爭奪世界霸主地位的前提下,澳大拉西亞王室也會安安穩穩。
至於幾百年後的事情,那是阿瑟無法預計的,自然也不可能為了幾百年後進行提前準備。
不過換句話來說,幾百年的統治時間也就足夠了,畢竟幾百年後的後世君主和阿瑟其實也沒有太大的血緣關係。
至少對目前的阿瑟來說,幾個已經成年的子女如何處理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威廉和安娜都在1909年出生,目前都已經年滿18歲,絕對算是成年的標準了。
關於威廉和安娜爵位的分封阿瑟還沒有決定,到底創造些什麼樣的頭銜確實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還好不是一下子給幾個兒子都分封頭銜,至少有一定的時間用來策劃和準備。
威廉的能力阿瑟還是很放心的,下一任澳大拉西亞的國王基本上也就是威廉了。
也決定像英國的威爾士親王那樣,創造出一個專屬於王位繼承人的頭銜。
王儲自動獲得這個爵位,這個爵位也代表著王儲,專門用來指定國家的下一任繼承人。
今天就這一更,請個假,抱歉!
解釋一下吧,二叔走了,作為侄子的作者這幾天很忙,明天要送上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