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對於勃朗寧所研發出來的自動步槍還是很感興趣的,甚至親自觀看了BLN28步槍的實際測試。
為了方便後期,這款步槍在設計的時候採用和李恩菲爾德同樣的步槍彈藥,口徑約為0.303英寸,也就是7.7毫米口徑彈藥。
使用這款彈藥讓李恩菲爾德步槍擁有不錯的殺傷力,在塹壕戰的時候能夠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李恩菲爾德步槍的實際測試極限速度大約為每分鐘30發,這幾乎已經是目前半自動步槍的極限。
要知道,李恩菲爾德的彈匣只有十發的載彈量,這也代表著一分鐘要打空三個彈夾,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
這也是阿瑟為什麼說李恩菲爾德步槍的火力已經足夠的原因,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承受更多的武器彈藥的消耗。
雖然全自動步槍看起來更加吸引人,哪怕是測試版的BLN28自動步槍也能打出每分鐘超過60發的射速。
但這也代表著在戰爭中彈藥的消耗增加了一倍,對後勤和國家的財政都是個巨大的考驗。
雖然全自動步槍也能有效提高部隊的火力,但這些火力有一大部分是多餘的,對實際的作戰沒有太大的影響。
真正需要火力的話,不如繼續提高輕機槍和火炮的數量以及威力,這才是真正有效提高火力的方法。
雖然阿瑟沒有大規模裝備全自動步槍的想法,但目前的BLN28自動步槍還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步槍測試結束之後,阿瑟就向國防部的幾位將軍表達了組建新的軍隊的想法,並且表示要將新的軍隊命名為“皇家突擊隊”。
在澳大拉西亞這樣的君主制國家,任何的事物沾上皇家兩個字,其意義也就變得非凡。
不用阿瑟多說,這些將軍瞬間都對要成立的皇家突擊隊感興趣,甚至還有不少將軍請求阿瑟任命他們為皇家突擊隊的指揮官。
但很明顯,作為阿瑟心目中優秀的特種部隊,皇家突擊隊的指揮官也註定要經過嚴格的選拔。
哪怕只是一名普通的隊員,也必須得在澳大拉西亞數十萬的軍隊中經過精挑細選,至少也得是千里挑一才行。
是的,關於皇家突擊隊的規模,阿瑟暫時沒打算訓練太多,只是先將框架搭出來,在特種化訓練方面進行摸索。
這也導致第一批皇家突擊隊的隊員數量限制在200人左右,並且是從全軍,包括常規軍和近衛軍所有士兵中進行挑選。
阿瑟甚至都後悔提前向陸軍的那些將軍透露組建特殊部隊的計劃了。
這段時間來不少人毛遂自薦,就為了成為澳大拉西亞第一支特殊部隊的指揮官。
無奈,阿瑟只能公佈一些其他的訊息吸引注意力,避免澳大拉西亞第一支特種部隊組建的訊息走漏風聲。
這條訊息就是關於火炮方面的研究。一戰是巨型大炮的時代,在一戰中誕生了大量的巨型大炮,口徑甚至已經突破了400毫米。
這樣的巨炮用在陸戰中是極其浪費的,而且大規模的口徑也代表著巨大的體積和重量,運輸起來十分困難。
一戰結束之後,澳大拉西亞的火炮研究基本都聚焦在127毫米及以下,這雖然讓小口徑火炮的技術一再突破,但中大口徑的火炮確實沒有太多的進展。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在阿瑟的命令下,皇家軍工廠也研發出了新一代M1928150毫米榴彈炮以及CA1928式105毫米半自動火炮,豐富澳大拉西亞的火炮體系。
首先是M1928150毫米榴彈炮,這是阿瑟所掌控的另一家軍火廠的傑作,名為墨爾本聯合軍工廠。
這座軍工廠表面的資本由多個人控制,實際上則是王室財團全部控股。
透過王室財團的資本支援,墨爾本聯合軍工廠已經發展成澳大拉西亞最大的“私人”軍工廠,主營業務有火炮和槍械的研發製造等。
&nodel,標準模型的意思。這門火炮的代號意義為1928年研發的標準150毫米榴彈炮。
透過墨爾本聯合軍工廠的訊息,其實就能看出阿瑟對於支援其他軍工企業的想法。
雖然皇家軍工廠規模越來越大是個好訊息,但澳大拉西亞不能只有一座大型軍工企業。
武器的研發有競爭才是好事,內卷的企業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激情和動力,在武器研發的時候也能更有思路。
更重要的是,從戰略層面來講,多家大型軍工企業也更難滲透,至少敵人的情報工作會變得困難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