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時的胡佛總統終究只是人言輕微,這份提議被國會多次拒絕,哪怕為此經過了多次修改。
不過好在現在胡佛已經成為美國總統,除了少有的幾個財團和資本家之外,沒有人能對胡佛的提議說不。
在胡佛總統的力主下,關於大壩的修建也很快被透過,並且最早預計在1927年下半年簽署透過決議,1928年上半年就可以開始動工。
這座由胡佛總統力主撰寫修建方案的大壩,被胡佛總統光明正大的命名為胡佛大壩。
整座大壩的修建成本大約為1.4億美元,去除發電廠和發電機的大壩成本大約為5500萬美元。
胡佛水壩法案的透過,確實讓美國人看到了一絲希望。畢竟這是一項耗資高達1.4億美元的大工程,這也代表著胡佛政府不同於柯立芝政府治理經濟危機的決心。
當然,國會能夠如此輕鬆地透過水壩的修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彌補美國東西海岸之前造成的裂痕。
美國東海岸大量的失業人口前往西海岸,可是讓西海岸不少的州政府表達了對國家的不滿的。
現在的胡佛大壩能夠負責洛杉磯和南加州,其實也相當於國會對西海岸的各州示好,來維持整個美國的穩定。
如果站在歷史的角度馬後炮一句,胡佛大壩的作用對於美國來說還是比較明顯的。
在後世,胡佛大壩產生的電力不僅完全償還了修建大壩的成本和利息,還透過控制科羅拉多河的洪水的方式,灌溉了超過150萬英畝的土地,為1600萬美國人提供了用水。
不過,這座大半年後才能修建的大壩,能否為目前飽受經濟危機困擾的美國帶來改善,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美國政府接連不斷的動作阿瑟自然也得知了,並對此表示了關注。
別的不說,胡佛大壩對美國確實有著積極的影響,這也很有可能改善目前美國的經濟危機。
思緒了片刻,阿瑟還是決定讓美國更混亂一些,免得讓胡佛總統做出一些歷史上根本沒有記載的大事。
要知道,雖然胡佛總統在美國曆史上承受著相當的罵名,但關於胡佛總統的評價幾乎是兩個極端。
在被評為幾乎是美國最差的總統的同時,胡佛總統的一些為政舉措還是比較有用的。
現在的發展不同於歷史,萬一讓胡佛總統幹出一些好的總統才能幹出的事情,維護了美國的統一和穩定,那阿瑟為和美國戰爭所準備的一切底牌可就白費了。
不過相較於明年才動工的大工程胡佛大壩來說,美國政府關於貨幣方面的應對目前更值得關注。
胡佛總統所簽署的《斯姆特·霍利法案》是什麼意思呢?
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提高農產品的進口關稅,幫助美國的農民提高收入。
不過這並不只是農產品的進口關稅,還包括高達2000多種進口商品的關稅,通通將其提高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這一下就惹惱了那些並沒有加入對美國提高關稅的國家。畢竟當初對美國提高關稅的是以英國為首的那些歐洲國家,還有大量的其他國家可沒有參與。
甚至美國人這次連自己的盟友島國都沒放過,也對島國提高了農產品的關稅。
這也讓原本收入就比較低的島國農民又喪失了一部分收入,也讓島國開始對美國提出了抗議。
更嚴重的是,相較於提高關稅對進出口的影響來說,美國政府就這份法案所釋放出的以鄰為壑的態度,才是讓那些原本中立的國家不滿的地方。
畢竟大家原本的態度都是中立,這不是變著法的將所有國家往英國那邊逼嗎?
英國自然可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立即展開了對這些中立國家的拉攏。
或許是真的看不慣美國人的態度,各國紛紛展開了對美國的報復,單獨提高了對美國所有進出口產品的關稅,並且還加入了英國人所組建的針對美國的關稅同盟。
這樣的結局是美國政府和胡佛總統沒想到的,但現在已經明顯無法挽回了。
美國政府為了挽救自己國內的局勢想要犧牲其他國家的利益,那麼其他國家肯定是不會同意的。
澳大拉西亞自然也樂得見到這一點,畢竟美國提高關稅的物件中就有澳大拉西亞,誰讓澳大拉西亞的糧食和肉類一直都是出口的重點呢。
不過阿瑟的目光並未放在提高對美國的關稅上,畢竟之前已經提高到一個相當高昂的數字了。
相較於和美國人在關稅上動手腳,阿瑟做的就更加果斷,動用一些在美國的公司紛紛拉攏美國的失業人口,透過提供工作和住所的條件,在短時間內吸引了大量的美國失業人口。
34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