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道格拉斯公司剛剛搬遷到澳大拉西亞,但對飛機的設計和研發部門沒有太大的影響。
畢竟設計和研發部門需要的是大量的資料和專業的人手,道格拉斯飛機設計部門的專家幾乎全部來到了澳大拉西亞,對道格拉斯原本的研發計劃自然沒有影響。
那麼道格拉斯公司研發的是什麼飛機呢?
當然是之前所提到的大名鼎鼎的DC3運輸機的前身,開啟了著名運輸機系列的DC1了。
其實早在美國的時候,道格拉斯公司就已經在研究雙引擎運輸機了。
但問題是,因為道格拉斯公司的體量,在引擎方面的研究是比較落後的。
但偏偏運輸機所能運輸的貨物的重量十分依賴發動機的功率,發動機的效能不強,運輸機所能運載的貨物自然也就不多。
在阿瑟的建議下,道格拉斯和波音先後拜訪了澳大拉西亞皇家飛機制造廠,並且和狄塞爾發動機研究室達成了合作。
狄塞爾發動機研究室目前應該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發動機研究室,哪怕不算已經超前的噴氣式發動機,在普通的發動機領域,狄塞爾仍舊是難得一見的人才。
經過百般挑選之後,道格拉斯挑選了狄塞爾經過改進的DE2發動機。
這款發動機是第二代航空發動機,雖然比不上噴氣式發動機,但在各國的發動機領域也算是足夠優秀了。
像道格拉斯和波音這樣的外來人才,雖然他們已經加入了澳大拉西亞,但他們短時間內肯定是接觸不到噴氣式發動機的。
這也是出於安全的考慮,總不能任何人一來就能接觸到澳大拉西亞最先進的技術吧。
當然,如果道格拉斯和波音經過了考驗,他們自然會接觸到最先進的噴氣式發動機,並且研發出利用噴氣式發動機作為動力的更先進的飛機。
因為早就對雙引擎運輸機有了足夠的設想,再加上狄塞爾的發動機的幫助,讓道格拉斯的雙引擎運輸機研發計劃很是成功。
在之前的時間裡,道格拉斯在皇家飛機制造廠的幫助下建造了一艘簡易模型,安裝了兩臺DE2發動機作為動力,最終表現的資料結果基本符合預期,也被成功的彙報到了阿瑟這兒。
道格拉斯將這架運輸機的名字命名為DC1,是一架全金屬單翼飛機,也是道格拉斯心心念唸的雙引擎飛機。
看著道格拉斯所提供的DC1運輸機的基礎資料,阿瑟心中還是比較滿意的。
DC1採用了雙人制駕駛艙的模式,至少可搭載12名乘客,最大速度已經超過了335公里每小時,理論巡航速度不低於255公里每小時,爬升率高達每分鐘398米,實用上升限制不低於3548米。
這樣的資料相較於澳大拉西亞的客機大肚子二號SF2來說有著不小的提升,這也證明了道格拉斯公司在運輸機方面的能力確實不俗。
而且,因為是雙引擎運輸機的原因,這架DC1運輸機的設計預期中還有在失去一個發動機並且滿載的情況下,安全平穩並且良好控制的在標準化機場中起飛和降落的設定。
這也讓DC1運輸機瞬間超過了SF2,成為目前澳大拉西亞理論上最先進的運輸機。
當然,這一切也只是理論資料,能不能實現還得等到真正的實驗機造出來之後才能知道。
不過,阿瑟還是在這架運輸機上看到了不同於澳大拉西亞運輸機的許多創新,這也足以證明目前美國在飛機方面的研發還是有著很多的優點的。
只能說澳大拉西亞雖然在飛機方面領先全世界,但在一些設計和思路上不一定保持著領先。
領先了也一定不能鬆懈,因為身後還有許多國家正在奮力追趕。這也讓阿瑟十分慶幸收購了道格拉斯公司,要不然,度過了經濟危機的道格拉斯公司絕對會成為美國空軍的一大助力。
道格拉斯公司在DC1上採用了十分創新的技術,那就是一體式中央發動機艙和機翼結構段。
這種結構的好處不僅增加了機翼的強度,還用螺栓將外機翼固定在中央翼段上,讓機翼的維護變得十分簡單。
這種巧妙的設計確實是目前澳大拉西亞飛機沒有具備,引進波音和道格拉斯兩大飛機廠商,也確實能讓澳大拉西亞的飛機設計更上一層樓。
今天暫且一更,明天兩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