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政府清楚地知道,義大利人和巴爾幹人只是想在奧匈帝國身上割肉,俄國人真的是想幹掉奧匈帝國,吞併加利西亞和匈牙利地區。
如果能夠徹底擊敗奧匈帝國,俄國人就可以控制整個巴爾幹半島,對君士坦丁堡施加影響力,將觸手伸到地中海,甚至是中東地區。
如此一來,奧匈帝國將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在幾面都被列強國家包圍的情況下,奧匈帝國想要重新崛起是不可能的事情。
甚至奧匈帝國的疆域都會被幾大列強瓜分,如同之前的荷蘭王國一樣。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最悲哀的事情就是被幾個更加強大的國家包圍。
不僅自己的發展之路會被斷絕,這就連自己的國土面積都會被別人瓜分。
在奧匈帝國總參謀長瓦德史泰登的建議下,卡爾一世簽署了命令,在斯洛維尼亞地區採取全面防守,將德國集團軍和奧匈帝國精銳調集到奧地利南部,爭取率先解決義大利軍隊。
在奧匈帝國看來,義大利軍隊雖然數量超過50萬人,比兵分兩路的巴爾幹軍隊人數多的多。
但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遠遠落後於澳大拉西亞軍隊所率領的巴爾幹聯軍,這也讓奧匈帝國軍方高層看到了快速解決義大利的希望。
只要能夠快速解決義大利人,然後再全力防守斯洛維尼亞地區,雖然不至於徹底改變奧匈帝國的現狀,但絕對要比目前的狀況好許多。
這也算是奧匈帝國最後的辦法,如果還不能改變奧匈帝國所面臨的困境,那隻能祈禱德國人能在春季攻勢中勝利了。
隨著時間進入五月,澳大拉西亞軍隊已經十分逼近克拉根福。但出乎意料的,一路上所面臨的奧匈帝國軍隊的戰鬥力不如往前,導致澳大拉西亞的進攻並未獲得太大的反抗。
雖然因為奧匈帝國的全力反抗,再加上各種城市和堡壘,當前線的推進速度慢了許多,但推進卻十分順利。
正當托馬斯將軍疑惑之際,義大利方面傳來的戰報解決了托馬斯將軍的疑慮。
義大利軍隊自發動戰役以來,表現出了不符合其他國家印象的戰鬥力。
實際上這也是因為義大利軍隊所面臨的奧匈帝國軍隊,都是一些新兵或者由多民族軍隊組成的軍隊。
這軍隊的戰鬥力相較於巴爾幹聯軍所面臨的精銳軍隊來說還是要弱很多的,這也是義大利軍隊進攻如此迅速的原因。
但隨著時間進入五月,義大利軍隊立馬遭到了來自德國集團軍和奧匈帝國精銳軍隊的進攻。
一遇到同盟國的精銳軍隊,義大利軍隊立刻就展現出了真正的戰鬥力,被同盟國軍隊打得丟盔棄甲,甚至連辛辛苦苦攻佔的因斯布魯克也還了回去。
眼看著特倫託都有被攻陷的風險,義大利頓時坐不住了,請求巴爾幹方向的澳大拉西亞加快進攻,同時詢問澳大拉西亞是否能夠派遣援軍援助義大利。
對於義大利人的請求,托馬斯將軍自然是拒絕的。澳大拉西亞軍隊本來就不多,他可沒有派遣軍隊給義大利人當炮灰的打算。
更何況,替義大利人攻佔的土地,澳大拉西亞也獲得不了任何好處,這種只會為自己徒增傷亡的事情,也是阿瑟在托馬斯將軍出發之前,再三叮囑要避免的。
反正澳大拉西亞遠征軍擁有獨立指揮權,任何國家包括英法在內,都無權強行調動澳大拉西亞遠征軍。
雖然匈牙利將精銳軍隊調往和義大利的前線,讓托馬斯將軍原本計劃的和義大利人會師克拉根福的計劃落空。
但這對於托馬斯將軍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因為有著義大利人牽制奧匈帝國的精銳,澳大拉西亞軍隊可以放心的進攻奧匈帝國,只需要偵查克拉根福向西的土地,避免奧匈帝國精銳部隊的包抄即可。
如此一來,義大利人不僅要承擔奧匈帝國精銳部隊的進攻,攻佔奧匈帝國領土的功勞也會落在澳大利亞軍隊的手中。
這種讓別人受傷,自己獲得功勞的好事,托馬斯將軍自然不會放過。
將義大利人的球員電報扔在垃圾桶中,托馬斯將軍隨即下令,軍隊立即北上包圍克拉根福,爭取儘快攻克這座奧地利地區的重鎮。
克拉根福東北部還有一座名為格拉茨的重鎮,兩座城市離得並不遠,也是奧地利南部地區的重要堡壘。
一旦奧匈帝國丟失這兩座城市,前往維也納的路途將一馬平川,奧地利帝國的首都將門戶大開,等待著數十萬巴爾幹聯軍的臨幸。
不得不說,奧匈帝國這是一步險棋。如果在短時間內能夠打敗義大利人,並且順利回師防守克拉根福和格拉茨的話,這就是一次完美的戰略計劃。
如果被義大利人拖住了一段時間,導致克拉根福和格拉茨被攻佔,這對於奧匈帝國來說就是毀天滅地的打擊。
34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