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四百四十章:混亂的秩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四十章:混亂的秩序 (2 / 2)

至於其他國家的生死,暫時不是阿瑟能夠管的了的。

在阿瑟的全國視察進行的如火如荼之時,歐洲的戰爭也再次變得十分焦灼和激烈。

隨著時間緩緩來到了1916年的10月,德國和英法在凡爾登和索姆河地區再次展開了激烈的交戰,各國的傷亡數字每天都在不斷的增加,甚至是臺階式的跳躍。

但要說最難熬的國家,應該是目前已經進入寒冷的俄羅斯帝國了。

雖然時間只是十月份,但沙俄的大部分國土已經變得寒冷,北部的聖彼得堡和莫斯科更是變成冰雪國度,將這座古老的城市披上了一層白衣。

如果放在往常,俄國人早已習慣這樣的寒冷。但現在可不同,因為戰爭的消耗,底層民眾缺少煤炭,糧食和生活日用品,日子過的格外艱難。

其實俄國人並不缺錢。他們的薪水相較於戰前還有所增加,人均收入甚至還漲了好幾個百分比。

但問題是,相較於俄國人薪水增長的幅度,俄國物價增長的幅度更加誇張。

因為本來就缺少物資的原因,從英法和澳大拉西亞運來的大量物資,絕大多數都被調往了前線。

一些前線不缺的物資,在國內卻被炒到了天價,被那些資本家攥在手中,不花費大代價根本不可能買到。

就連俄國民眾取暖急缺的煤炭資源,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裡增長了五倍以上。

底層俄國平民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要麼購買煤炭取暖,要麼購買糧食飽腹。

兩個選擇只能選一個,因為他們手中的薪水只能夠購買其中一樣。

迫於無奈,許多俄國民眾左鄰右舍擠在一起,互相倚靠著取暖,來抵抗即將要到來的冬天。

甚至好多戶家庭湊錢購買煤炭,然後好幾十個人擠在十多平方的小屋子內,從火爐縫隙透出來的紅光將每個人臉上照亮,但卻絲毫不能掩蓋人們臉上的愁容。

別說取暖了,就連做飯俄國人都是幾家人合用一個火爐,為的就是節省那該死的奢侈的煤炭費。

要知道,這還只是十月份。等到一二月的冬天真正來臨,俄國到底要凍死多少人誰又知道呢?

或許在這個冬天被凍死的,很有可能就是這些臉上佈滿愁容的俄國平民。

更加要命的是,除了煤炭之外,各種生活日用品,工業產品,糧食,醫療物資甚至是食鹽和調味品價格都在增長。

糧食的價格翻了三倍以上,工業產品更是翻了五倍。哪怕是平時常見的生活日用品,隨便購買一個也需要俄國人一個月的工資。

導致俄國這一現狀發生的原因有很多,通貨膨脹,各工廠爆發的叛亂和罷工,前線的巨大消耗,資本家的囤貨發國難財等等。

隨便一樣都會讓一個國家頭疼,可俄國卻偏偏經歷了所有。

如果是在其他歐洲國家,民眾的遊行會讓政府重視,反對黨也會趁機攻擊政府,媒體也會跟著大肆報道。

但在沙皇專政的俄國,沒有人會在意這些平民百姓的死活。沒辦法,誰讓俄國擁有高達一億多的人口呢。

在其他歐洲國家,損失數百萬人口可能會很心疼。但在俄國,人口的損失不超過一千萬,俄國高層都不知道什麼叫心疼。

但俄國的現狀並不止於此。聖彼得堡的平民百姓還好,畢竟位於帝國的首都,政府也不會讓聖彼得堡的狀況太過難堪。

但在俄國的偏遠鄉村和城市,物資的上漲極度誇張。甚至有傳言,平民的薪資每漲一成,糧食的物價就要上漲一倍。

如果說戰前的俄國人有少部分要餓肚子,那麼現在的俄國人,只有少部分不會餓肚子。

如果遮蓋沙俄帝國的列強身份,僅只是以旁觀者的眼光看看沙俄的邊遠鄉村和城市,就能夠驚訝的發現,目前這些地區的生活環境和列強國家的殖民地沒什麼區別,甚至政府對於民眾的剝削會更加嚴重。

當一個國家連民眾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不能保證,這個國家也到了被顛覆的時候。

在看似平靜的俄國的暗處,一場洶湧無比的浪潮正在謀劃。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