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尼古拉二世提供的需求名單,阿瑟這才明白了尼古拉二世的需求,是對於目前少部分軍隊,就是現在的俄國第一集團軍進行全面改革。
現在的俄國第一集團軍是俄國精銳軍隊的集合,整個集團軍總人數31.6萬人,一共有5個軍,每個軍擁有3個師。
可以看得出俄國軍隊的明顯特點,人數是比較臃腫的,平均每個師的人數高達2萬以上,和一戰時期澳大拉西亞平均每個師1.6萬人的規模形成了明顯差異。
如此龐大的集團軍規模導致後勤壓力的暴增,分配到每個師手上的武器裝備和後勤資源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也導致整個一戰期間俄國後勤的糟糕現狀。
為了進行破釜沉舟一般的改革,尼古拉二世決定在第一集團軍內徹底仿照澳大拉西亞,組建每個師1.6萬人的新型師。
為了更好的學習澳大拉西亞的軍隊編制,武器裝備的部署等等,也是俄國軍事改革中重要的一環。
這也代表著全面改編這一整個集團軍之後,俄國為此要付出大量的資源和時間,花費也絕對不會少。
“徹底改編整個第一集團軍嗎?”阿瑟有些好奇地詢問道。
“當然。”尼古拉二世點了點頭,表情略有些嚴肅的說道:“時機並不會等人,俄國的狀況也需要更優秀的軍隊。我會裁撤一部分軍隊來縮減軍費,這些縮減的軍費全部會用到第一集團軍的改編中。
阿瑟,軍隊的改編還需要澳大拉西亞的大力支援,俄國也絕對不會忘記澳大拉西亞的友誼。”話語的最後,尼古拉二世將目光看向了阿瑟,語氣十分誠懇的說道。
幫助俄國進行軍事改革嗎?
這對阿瑟來說根本不是一個問題。首先,俄國的強大與否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根本沒有任何壞處,甚至還能增加一個比較靠譜的盟友。
其次,只有俄國強大起來,將來如果爆發二戰的話,才能順利的將德國限制在歐洲。
畢竟如果單純只靠英法的話,想要打敗二戰時期的德國是很困難的。
這個世界的發展和歷史上早就不同,美島同盟的簽署,也讓阿瑟懷疑美國是否會如同歷史上那樣,加入將來的同盟國,而不是軸心國。
再加上俄國目前還很混亂,想要以現在的歐洲局勢來對抗將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基本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英法俄三個國家聯合抗衡德國的話,或許才能壓制住歷史上的那個德國。
雖然不確定這個世界是否會如同歷史那般發展,但義大利墨索里尼的崛起,以及德國納粹黨的誕生,都不得不讓阿瑟保持了警惕。
一個恢復實力的俄國不僅能在遠東抗衡島國,也能應對將來掀起戰爭的俄國。
綜合考量之下,讓俄國更強大有利於澳大拉西亞的發展,尼古拉二世的提議阿瑟自然也就不會拒絕。
“當然沒問題,尼古拉表哥。作為俄國的盟友,我自然樂意看到俄國的強大。”阿瑟笑著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了尼古拉二世的提議。
“俄國軍事改革所需要的武器裝備,訓練軍官等等,澳大拉西亞都願意向俄國提供。我們也歡迎更多的俄國軍官前往澳大拉西亞進行留學,學習更多的軍事戰術和軍事思想。”
幫一個是幫,幫兩個也是幫。芬蘭和俄國的軍事留學生也能一起安排,進行集中的教育等等。
阿瑟暫時也不用擔心這兩個國家會起衝突,畢竟無論是尼古拉二世還是德米特里都不傻,況且兩個國家也算是同出於一個王室,在關係上天然是有優勢的。
甚至如果尼古拉二世聰明一點,完全可以和芬蘭簽訂一份盟約,增加自己在東歐的影響力。
雖然為此可能會捨棄芬蘭這片土地,但對目前的俄國來說,完成國內的統一才是最重要的。
那些分割出去的,包括立陶宛在內的諸多國家,如果沒有特殊的事件或者戰爭的話,俄國想要收回來還是很困難的。
哪怕是被波蘭掌控的立陶宛,在英法的支援下,俄國想要回去也不可能。
俄國重新收回這些國家的希望,或許就只能放在一個強大的國家摧毀這些獨立的國家之後了。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