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
自從尼加拉瓜內戰發生之後,倫敦政府立即忙碌了起來,尋求各國的意見。
好在目前擁有足夠話語權的列強並不多,英國人主要詢問的,也就是法國和澳大拉西亞的看法。
現任英國首相是鮑德溫,而他身邊的也是英國新的一任內閣。
“先生們,現在對於大英帝國來說是最重要的時機。我們必須要盡力掌控巴拿馬運河,扼殺美國這個潛在的最大威脅。”鮑德溫首相一臉期待地看向自己的屬下們,有些按耐不及的說道。
如果能夠在他的任期內解決英國目前的最大對手,那麼他的功勞就絲毫不弱於打贏一戰的勞合喬治首相。
更重要的是,此後的大英帝國在世界範圍內將再無敵手,甚至在他的任期內,有希望重建維多利亞時期的輝煌。
“首相閣下,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是武力介入這場內戰,還是單純的為美國人找點麻煩?”外交大臣將目光看向鮑德溫,詢問道。
首相的態度很重要,這也決定著大英帝國在這次事件中態度的強硬,甚至也決定著大英帝國是否要武力干涉這場內戰。
“澳大拉西亞方面的意見如何?”鮑德溫首相併未直接回應,而是問出了自己十分關心的問題。
“澳大拉西亞外交部門已經回應了,如果我們支援他們在波斯灣地區的擴張,同時允許他們佔領薩爾瓦多的話,他們就同意我們在中美洲的任何行動。”外交大臣對答如流的回答道。
“波斯灣的擴張和佔領薩爾瓦多?天吶,他們怎麼這麼貪心?”鮑德溫首相十分吃驚,頗有些驚訝地詢問道。
“他們的外交部門已經說了,這是阿瑟陛下的意見,他們也無法更改。”外交部長聳了聳肩,頗為無奈的說道。
作為兩個關係比較近的國家,他們自然也對澳大拉西亞的政治體系有所瞭解。
相較於英國目前已經喪失權力的喬治五世,阿瑟在澳大拉西亞的地位不容置疑,也是任何人都無法挑釁的。
“告訴他們,我們不反對他們佔領薩爾瓦多,同時也不反對他們向著波斯灣內陸蠶食。但其他國家的反對我們也無能為力,大英帝國並不能代表全世界。”鮑德溫首相仔細思考了一會,這才給出了自己的答覆。
“這。。恐怕澳大拉西亞方面不會同意的吧?”外交部長有所遲疑,這和澳大拉西亞所要求的有些相差甚遠,甚至大英帝國都沒有表露出支援的意見。
時任英國財政部長的是張伯倫,不是後世打籃球100分的那個,而是鼎鼎大名的張伯倫首相。
說起張伯倫首相前期的政壇生涯,其實也不是那麼順利的。
特別是近段時期,英國政壇的更迭也是相當迅速的。
1922年,伯納爾·勞任新首相,張伯倫出任了郵政總局局長,並且在幾個月後順利以衛生部長的身份加入英國內閣。
但很快,因為種種原因,鮑德溫又接任了新任首相,並且任命原衛生部長張伯倫為財政大臣,結束了英國首相兼任財政大臣的歷史。
但這不代表張伯倫的正途就很順利了,如果阿瑟記得沒錯的話,歷史上鮑德溫內閣沒有撐過一年就已經倒臺,張伯倫又先後經歷了衛生部長和財政大臣,最終才在1937年成為新一任的英國首相。
雖然政途並不順利,不過剛剛成為財政大臣的張伯倫,還是很善於發表自己的意見的。
“首相閣下,我認為我們應該相當尊重我們的盟友澳大拉西亞的利益。波斯灣和薩爾瓦多,我們必須要選擇一個,給予澳大拉西亞堅定的支援。不僅關係到我們在尼加拉瓜的行動,同樣也關乎英澳同盟的穩定性。目前因為俄國的變革,英澳同盟是我們最重要的同盟,重要性遠超協約國和世界聯盟。請您仔細思考您的決定,慎重的考慮我們盟友的利益。”財政大臣張伯倫一臉嚴肅的說道。
“夥計,你說的或許是對的。這樣吧,我們支援澳大拉西亞在波斯灣向內陸的擴張,但薩爾瓦多的事情就交給澳大拉西亞自己解決了,我們不會提供支援,但也不會反對澳大拉西亞的行動。”外交部長和財政部長聯合起來的勸告,哪怕是鮑德溫首相也不得不聽從。
當然,兩個人說的確實有道理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畢竟財政部長和外交部長的權利也很大,財政部長在之前都是由首相兼任的,足以見得財政部的權力有多大。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今天日萬,已更3000/10000,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