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五百五十章:機械化三大策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五十章:機械化三大策略 (2 / 2)

阿瑟看到資料還是十分欣慰的。短短一週的時間,全國範圍內就已經銷售出去了超過兩萬臺農用機械裝置,預計可以減少至少十萬的農業人口人力。

因為時間比較倉促的原因,這些銷售情況大部分發生在悉尼和墨爾本等大城市周邊,較遠地區的銷售並未正式開始。

預計在農用機械補貼普及到澳大拉西亞所有城鎮和農場之後,才會迎來農用機械產品的真正熱銷階段。

這也會讓澳大拉西亞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人力,為其他行業的發展增添無盡的動力。

當然,農用機械的普及也不只是這麼簡單。首先是目前的所有農場根本不可能零基礎的迅速熟悉並且操控農用機械,這也代表著政府必須組織相關的人手向每一個購買農用機械的農場教授這些農用機械的使用方法。

這也是一個大工程,每個農場的情況不盡相同,需要一定的時間讓這些農場徹底掌握農用機械的使用。

當然,這也只是農業方面徹底機械化的一大陣痛而已。等到這些農場徹底熟悉了農用機械的使用之後,接下來購買新的農用機械,就不需要政府親自去教了。

土地想要實現大規模並且完全的機械化,單純的購買農用機械並不能做到。

除了普及農用機械之外,儘可能將現有的農場集中,將小農場整合成大農場才是好辦法。

目前澳大拉西亞部分小型農場太過分散,有少部分農場甚至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機械裝置。

或者換句話來說,這種小型的農場購買機械裝置並不划算,因為他們本來的員工數量也不多,購買機械反而成了另一種負擔。

如果不能將這種小型的農場整合成較大的農場,他們始終是澳大拉西亞農業機械化的阻礙。

對此,農業部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那就是農業的產業化。

鼓勵小型的農場合併成股份制的農業公司,聯合起來變成中等規模的農業勢力,和那些規模較大的地主以及企業進行抗爭。

這樣一來,農民在農業方面才有足夠的收入,也才會有足夠的話語權。

當然,這樣的概念註定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被那些小型農場主所接受。

畢竟農場徹底產業化之後,這些農場主也會十分關注自己的利益分配。

想要將小型的農場整合成中型或者大型的農場仍然任重道遠,但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也不是不能實現。

對此,農業部門又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法,那就是零地換整地,透過土地交換的方式儘可能讓同屬於一個人的農場連線起來,讓農場的規模變得更大。

除了土地交換之外,還可以選擇讓政府以市場售價購買整個農場,隨後在其他地區修建新的農場。

反正澳大拉西亞的土地還是十分廣泛的,找到新的合適修建農場的地區並不難,難的是拿到政府的土地許可。

不過這些出售給政府的土地份額,都可以用市場價在其他地方購買足額的土地。

這也相當於土地交換的另一種方式,只不過是直接和政府進行交換的,可能實際獲得的利益就沒有那麼好。

大量的農用機械的訂單讓農用機械廠的生意變得繁忙起來。如果不是坦克從農業機械廠分離的話,恐怕此時的農用機械廠已經能用忙的焦頭爛額來形容了。

就算如此,農用機械廠的負責人和員工的日子也不太好過。從二月份開始,幾乎每天都有上千個農用機械的訂單。

這也讓農用機械廠進入三班倒的狀態,為的就是儘可能生產更多的農用機械,滿國內因為農業進一步機械化而導致的大量農用機械的需求。

很快,因為大量農用機械的普及導致的好處已經體現了出來。悉尼的求職市場突然湧入了一大批求職者,這也為悉尼的各行各業提供了新鮮的血液,發展速度也變得更加迅速。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今天繼續日萬,已更3000/10000,求月票,求支援!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