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綜合實力世界第二的國家應該是美國,但此時的美國遠遠不如一戰前德國的強大。
直白一點來說,目前的美國帶給英國的威脅沒有一戰前德國那麼強烈,這也是為什麼英國會扶持澳大拉西亞來對抗美國,而不是直接和美國對抗的原因。
法國人一退讓,這場會議就進行的十分順利。僅僅一天的時間,在場的四國就達成了默契,一致同意縮減德國賠款的比例,並且約定會在接下來的世界聯盟會議中提出,並且聯合進行表決。
作為世界聯盟的常任理事國和選任理事國,四個國家聯合起來已經足夠掌控整個世界聯盟。
至於其他中小國家的利益損失,已經不是英法能夠考慮的範圍了。
畢竟相較於這些中小國家來說,挽救德國的經濟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阿瑟對於會議達成的這一結果也絲毫不意外,畢竟英國人不可能放任德國經濟崩潰,這也代表著縮減賠款比例的結果是必須要達成的。
無非就是英國人的退讓和法國人的退讓到底有多少,但這相較於結果來說已經完全不重要了。
阿瑟對於歐洲的局勢還是比較關心的,自然也清楚法國人不可能不退讓,畢竟法國人的經濟可不太好。
甚至歷史上的法國人就是因為紙幣通貨膨脹的政策,在1926年放棄了金本位制。
接下來的十多年時間之內,有大量的國家同樣放棄了金本位置,這才讓美元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但其實,貨幣貶值在某些時候也不是一件壞事。雖然法郎大幅度貶值,但憑藉著貨幣低估帶來的福利,讓其他國家的貨幣相對升值,從而帶來了輸入性的通貨緊縮。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通貨緊縮,才讓法國的經濟在大蕭條開始後保持著相對的穩定。
根據歷史上的統計,大蕭條開始後德國的失業人口高達450萬左右,英國失業人口同樣也高達200萬。
按照道理來說,法國也勢必會遭受重大影響,但當時法國失業人口只有20萬左右,這才是法國主動進行貨幣貶值的原因。
只能說各國政府也不都是傻子,雖然有時候某些國家的政策看起來很離譜,但能夠成為列強,也確實都有著自己優勢的一面。
美國目前在工業和經濟方面是絕對的世界第一,想要跨過美國這道鴻溝,光靠自己的發展是根本不可能的。
苦思冥想許久,阿瑟將目光放在了後世非常著名的房地產政策上。
現在的貨幣相較於後市還是非常有價值的,這也導致各國的房價其實並不高。
以大英帝國來舉例,倫敦的房價普遍在幾十英鎊到數百英鎊,一般200英鎊就可以買下一座獨棟別墅,這樣的價格還是相當低廉的。
按照大英帝國的人均收入來看,一個人辛勤工作4年左右的時間,就能夠全款買下一座倫敦的獨棟別墅,在世界著名的大城市有一個立足之地。
雖然這樣的估算並不確切,但對於收入有保障的人來說,實際情況也不會差到哪去。
美國的房價比英國更低,畢竟美國的國土面積要遠遠大於英國本土。
作為世界上經濟和工業最發達的國家,美國房價普遍保持在700美元以下,甚至偏遠地區和小城市的房價不足400美元,這是阿瑟不願意見到的。
作為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美國必須有所表率,比如提升自己的房價。
畢竟房地產能夠帶動各個行業的發展,對於經濟的發展也是十分迅速的。
出於對美國的人的善心,阿瑟覺得有必要主動提高美國的房價,來幫助美國人更好的發展,更好的當好一個大國。
當然,這絕對不會承認炒房地產只是為了自己賺錢。畢竟炒美國人的房地產,關澳大拉西亞什麼事呢?
只要美國人的房地產行業順利火爆,那些資本家就會發現巨大的商機。
只要資本家迅速入場,其他人也不會想到房地產是阿瑟帶動的。
等到房地產真正的發展起來,就算美國政府想要控制,也絕對不是那麼容易的。
炒房地產帶來的巨大利潤,足以讓資本為之瘋狂。而美國這個資本國家根本逃不過資本的影響力,美國政府想要控制房地產的價格,也得看美國的資本家同不同意了。
畢竟房地產興起之後,從事房地產行業的員工不在少數。這些人的失業問題,也是房地產必須要維持的原因。
34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今天日萬,已更7400/10000,求月票,求支援!
還有一更一點左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