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可都是真金白銀,不管是數百澳元還是一萬澳元,對於這些研究人員來說都是一筆大資金,他們拿到錢自然也會開心。
對於獎勵給弗萊明和賴特的一萬澳元,阿瑟可是一點都不心疼,甚至只覺得獎勵的少了。
畢竟青黴素能夠帶給阿瑟的收益遠遠不止這兩萬澳元,至少也會翻上萬倍,甚至百萬倍千萬倍。
要知道,哪怕在後世,青黴素都是相當重要的抗生素,每年的生產量更是龐大的嚇人,巨大的市場也足以創造更大的利潤。
和這些利潤相比,這兩萬澳元簡直不值一提。如果不是接下來還有絕味的賞賜的話,阿瑟甚至都覺得自己太過吝嗇了。
在眾人還在喜笑顏開慶祝之時,阿瑟也沒有賣任何關子,繼續說道:“對於弗萊明和賴特先生在青黴素研究中的重大貢獻,我決定,授予弗萊明先生男爵爵位,授予賴特先生爵士爵位,其他人也都根據自己的功勞各有賞賜。各位,盡情狂歡吧!你們是國家的功臣,你們是人民的功臣!”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後,阿瑟在生物實驗室也沒有停留多久,只吩咐手下在悉尼的酒店組織一場大型的宴會,來慶祝關於青黴素的發現和實現規模化生產。
當然,在這場宴會之前,弗萊明和賴特也會對這些研究人員進行要求,確保他們不會在酒後吐露真言,提前洩露澳大拉西亞的青黴素。
好在,這場宴會肯定有著嚴格的身份限制,這也確保了青黴素的訊息不會流傳到國外。
雖然相關的提取方法和生產方式註定是保不住的,但在洩露之前,還是能夠給澳大拉西亞創造大量的收入,這筆錢不要白不要。
返回王宮之後,阿瑟正式簽署了關於授予弗萊明,賴特等人爵位的檔案,也象徵著澳大拉西亞再次多了幾名貴族。
實際上,這次青黴素的研究並不止弗萊明和賴特的貢獻。根據情報部門的調查結果和弗萊明上報的情況來看,因為青黴素,這次獲得爵位的總共有五個人,一個男爵,四個爵士。
生物研究室中,除了弗萊明和賴特之外,另一個獲得爵士的人的名字也走到了阿瑟的視線中。
這是一個年輕人,但卻是純正的澳大拉西亞人。
霍華德·華特·弗洛裡,1898年9月24日出生於阿德萊德,1916年進入澳大拉西亞國家大學醫學院進修,並且在畢業後順利的進入醫藥集團生物研究室工作。
或許因為同樣年輕的緣故(弗萊明39歲),弗萊明對於這位剛剛進入生物研究室就展現天賦的小子很感興趣,並且將其作為副手培養。
在整個青黴素的發現和研究中,弗洛裡展現了非同一般的天賦,其創造性的思維為弗萊明提供了很多思路,也是其年紀輕輕就獲得爵士頭銜的原因。
當然,這位鼎鼎大名的弗洛裡,在原本的歷史上也非常出名。
好巧不巧,這位正是奮鬥在青黴素研究中的人才,也正是他成功的將青黴素的產量提升到了一個誇張的數字。
正因為如此,弗洛裡和弗萊明一起獲得了歷史上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並且被大名鼎鼎的伊麗莎白女王授予大英帝國的男爵爵位。
雖然現在的發展和歷史上有所不同,但弗洛裡仍然奮鬥在青黴素的研究上,仍然和弗萊明一起,發現並且實現了青黴素的大規模生產。
對於這樣一位澳大拉西亞本土出生並且成長的生物人才,阿瑟的態度只有一個,那就是重點培養。
要知道,雖然目前澳大拉西亞的人才已經不少,但真正本土出生並且本土培養的人才其實並不多。
弗洛裡就是一個例子,能夠更好地鼓勵澳大拉西亞政府培養本土人才,能夠更好地鼓勵澳大拉西亞人選擇自己國家的高校和培養環境。
4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今天日萬,已更7200/10000,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