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裝警衛部門分為陸上武裝警衛和海上武裝警衛,保護國家的邊防和海防。
阿瑟的計劃中將為海上武裝警衛配備大量的小型軍艦,一般都是幾十上百噸的巡邏艇和炮艇,但也會裝備一定數量的上千噸軍艦,讓海上警衛具備一定的戰鬥力。
在不出動正規軍艦的情況下,海上武裝警衛就是澳大拉西亞海防的重要一環,不僅負責在海面上的巡邏工作,甚至在重要時刻還要充當先鋒。
大規模成立海上武裝警衛其實也是必然的事情,畢竟澳大拉西亞的控制範圍遍佈波斯灣和澳洲,太平洋等區域,控制的海洋麵積十分龐大,也需要大量的小型軍艦進行巡邏。
畢竟海軍的數量再龐大,也註定不能覆蓋澳大拉西亞的所有海域。
為了保護這些海域的安全,跟一些小規模的,只擁有小軍艦的海上巡邏力量是很有必要的。
增加了武裝警衛的治安部門,重要性已經大幅度提升。
在聽到阿瑟的計劃的時候,治安大臣羅伯特的臉色明顯激動了不少。
按照阿瑟的計劃,治安部門的重要程度將不輸國防部門,在和平時期甚至能夠比肩國防部門。
雖然戰爭時期國防部的重要性要遠遠大於治安部,但在和平時期,治安部門的權力會大幅度擴張。
畢竟之前治安部門只是一些警察,除了維護國家治安,處理一些大大小小的案件之外,似乎也沒有其他的事情可做。
但現在,維護國家的邊防就是治安部門的重要任務之一,這也讓治安部門成為澳大拉西亞的強大武裝力量,羅伯特部長在內閣的腰板也可以挺直了。
治安部門的最後一個部門,綜合警察部門的範圍就比較遼闊了,涵蓋了各種各樣的崗位,彌補了警察行業的一些空缺。
一些偏向於文職的工作,比如整理檔案的人員,治安部門的財務人員,和法醫,警力調配等等,都涵蓋在綜合警察部門之內。
治安部門的擴建代表著澳大拉西亞在國家安全方面踏出一大步,而國防部門的改變,就代表著澳大拉西亞的軍事力量開始全面擴張。
阿瑟更改了一戰時期國防部下轄參謀部,陸軍部,海軍部和空軍部的體制,將參謀部單獨列了出來,陸海空三軍仍然歸屬於國防部。
國防部負責擴軍,整編,裁軍,武器裝備採購和裝配,基本涵蓋了軍隊的大部分後勤方面,並且在和平時期對於軍隊有著極大的指揮權。
而參謀部負責軍隊中高階軍官的任命,軍隊的駐防和部署,戰事軍隊的指揮權,戰時物資的調配等等,屬於和平時期只負責軍官的任命,戰爭時期全面接管軍隊的機構。
按照配置來看,國防大臣勞爾是中將軍銜,而新任的參謀部總參謀長,由原本的近衛一師師長托馬斯擔任,同樣也是中將軍銜。
接下來阿瑟將重點培養軍隊中的一些人才,儘可能尋找機會鍛鍊他們,為澳大拉西亞的參謀部尋求更多的人才。
作為戰爭時期掌控整個軍隊的機構,參謀部必須儲備澳大拉西亞一些足夠優秀的軍事人才,才能確保在戰爭時期的任何決策都是正確的。
參謀部獨立出國防部之後,一些從軍校畢業的學員們,在進入軍隊之前,也會前往參謀部歷練。
作為能夠掌控中高階軍官升遷的機構,相信新的參謀部應該能受到相當一部分學員和軍官的歡迎。
新的國防部和參謀部兩權並立,參謀部負責軍隊的駐防,國防部負責軍隊的後勤,兩者互相能夠形成約束,也能防止軍權被一個機構掌控。
雖然戰爭時期參謀部的權力會極度膨脹,但軍隊的財政大權仍然掌控在財政部門,這也能杜絕類似於德國的現狀發生。
先不說像興登堡這樣的人對德國到底有沒有貢獻,單單對於阿瑟來說,肯定不希望澳大拉西亞也有興登堡這樣的人出現。
軍權架空君權,這是君主制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也是阿瑟要極力杜絕的事情。
畢竟德國的現狀已經證明,軍政府的極端對於國家來說沒有好處。
如果戰爭後期仍然是由威廉二世掌權,德國仍然會輸,但結果可能不會這麼慘。
至少威廉二世會權衡利弊,會在明知戰爭已經不可能勝利的時候,尋求一個體面的結局。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