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四百九十九章:第一次四年計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九十九章:第一次四年計劃 (2 / 2)

雖然新一屆內閣政府中有許多讓人眼熟的名字,但同樣的,也有很多新成員。

對於阿瑟來說有一個好訊息,那就是肯特首相加羅傑副首相的政府框架並沒變,新的內閣政府應該能夠很快適應之前的政務,這對於澳大拉西亞接下來的發展十分有利。

像阿瑟比較信任的國防和財政大臣,以及肯特首相的弟弟,王室事務大臣亨特,都繼續呆在自己的位置上,為阿瑟效命。

也有一些人,比如十分重要的工業部,工業大臣保羅就在選舉中落選,遺憾結束了自己的任期。

大法官,眾議院議長,工業大臣,交通運輸大臣,醫療大臣和農業大臣全部是新人選,這也是澳大拉西亞政壇向內閣政府注入的新鮮血液。

至於他們的能力,暫時未從考證,只能等接下來的工作驗證了。

不過,能夠被民眾們擁戴選舉進入眾議院,並且經過眾議院的選舉,成為內閣政府的一員,也證明了他們的能力至少符合合格標準。

要不然,情報局早就將他們的資料提交到阿瑟的辦公桌,絕對不可能讓無能的人進入選舉的行列。

雖然公佈名單的當天他們已經成為了新一任內閣政府的成員,但他們的正式上任是在第二天,也就是7月5日。

畢竟澳大拉西亞內閣成員在正式上任前還有極其重要的一步,就是在王宮廣場門前,當著眾多澳大拉西亞人的面,向阿瑟宣誓效忠。

在一眾內閣成員或慶幸或忐忑的等待中,宣誓儀式也順利進行,標誌著澳大拉西亞新一屆內閣政府正式誕生。

7月4日到5日這兩天,新的內閣政府也不會有太多的工作,這些內閣成員們需要一段時間適應,畢竟也得考慮其中一部分新的官員的感受。

同時,這兩天也是他們慶祝的日子。各國駐澳大拉西亞的外交使者,以及各大黨派,還有這些官員們的家人們之間,一些選舉後的慶祝是避免不了的。

畢竟這可是澳大拉西亞政府的最高層,也代表著他們已經走進了國家的決策圈,可以對國家產生一定的影響了。

阿瑟也樂於給新一屆內閣政府兩天的時間,讓他們熟悉新的工作。

同時,也是讓他們做好充分準備來迎接這份工作,這份關乎到澳大拉西亞整個國家和2000萬民眾的工作。

1919年7月7日,新一屆內閣政府第一次內閣會議在悉尼宮正式召開。

事關國家在接下來幾年的發展,阿瑟的表情十分嚴肅,將目光看向了正威襟坐的內閣成員們,說到:“各位,首先要恭喜你們。不管是老面孔還是新成員,你們都將是澳大拉西亞最重要的一部分人,也能決定著這個國家在未來幾年內的命運。”

“這是一份相當巨大的權力,但同時也代表著巨大的責任和義務。相信你們在這幾天的時間內對於各自的工作有了一定的瞭解,我希望你們能夠儘快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將國家發展視為最重要的一切,並且為之付出全部。”

“好了,肯特首相,就從你開始吧,說說你對於自己工作的計劃和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阿瑟將目光看向了肯特首相,說到。

“是,陛下!”肯特首相十分恭敬的點點頭,十分自信的走到臺前,先向著阿瑟行禮,隨後這才說道:

“陛下,諸位。在之前幾年的發展中,我們的國家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果。目前我們的工業水平位居世界前五,經濟水平位居世界前八,並且增長態勢良好。”

“但同時,還有一些問題沒有徹底解決。鑑於目前的世界狀況,我認為,政府下一步的主要目標,應該重點集中在移民,工業,軍事,科技和教育身上。同時,加快殖民地本土化的程序,將我們現有的殖民地牢牢地掌控。”肯特首相說到。

“為此,我效仿陛下之前提出的五年計劃,為政府接下來的工作設立了四年計劃。

首先,趁著美國在國際方面名聲受損,我們應該大力吸收來自歐洲的移民。同時,儘可能減少俄國移民的比例,保障我們主體民族佔比超過60%的合格線。”

“我們去年俄國移民和非俄國移民的人數分別為44.7萬人和32.1萬人,俄國移民的佔比略高。根據今年上半年的移民資料來看,我們今年的非俄國移民數量有希望達到47.2萬人,俄國移民數量應該保持在44萬人左右。這樣一來,我們的外來移民人口大約在90萬人左右,再加上國內的新生兒人口,人口增長大約在140萬到150萬之間,已經滿足我們對於人口增長的初步要求。”

“四年計劃的最重要的一環就是人口的增長,四年內應該保持著西歐移民大於俄國移民,並且人口增長應該在140萬以上。四年後,國家的人口能夠達到2600萬的預期,進一步解決人口稀少的問題。

其次,我們去年的鋼鐵生產總量分別為301.2萬噸和455.7萬噸,工業水平僅次於英法俄美,排名世界第五。

隨著利奧諾拉工業基地第四期的建設,再加上各州新的工業基地的建設,未來四年內,工業的增長也會在不錯的範圍,有希望在四年後分別達到年鋼產量400萬噸以上,年鐵產量600萬噸以上的預期。

如此一來,我們的鋼鐵生產總量將會突破1000萬噸,穩固我們世界前五工業強國的地位,同時伺機對俄國進行超越。

我們的武器出口,國內的生產建設都需要用到大量的鋼鐵,鋼鐵產量的增長也不用擔心任何問題。

在工業增長的同時,應該大力扶持民間中小企業,對於化工業和民用工業,以及各種各樣的工業進行扶持,包括免稅政策等,來提高我們的綜合工業實力。”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