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目前在菲律賓的駐軍林林總總加起來也不會超過2000人,除了一部分海軍的官兵之外,真正的陸軍人數絕對不會超過1200人。
這批武器裝備足夠曼努埃爾和美國軍隊糾纏好久,但美國人沒有動用主力軍隊之前,甚至能讓曼努埃爾在菲律賓取得優勢。
除了這批武器裝備之外,根據薩姆和曼努埃爾的約定,曼努埃爾將會組建一支超過500人的留學生隊伍,前往澳大拉西亞進行留學。
這500人的留學生隊伍包括200個政治學留學生,將來是新的菲律賓政府的主要官員,也註定會受到澳大拉西亞的大力影響。
其次,還有超過200個要前往軍事學校進行留學的學員。他們將會在澳大拉西亞的軍事學校進行為期三年的軍事化教育,最終返回菲律賓,為新的菲律賓國家訓練正規的軍隊。
當然,到時候菲律賓軍隊的訓練也註定少不了澳大拉西亞的身影。
而這些人也會在澳大拉西亞的影響下,思考問題時總會不由自主的偏向澳大拉西亞。
這其實也是後世常見的留學策略。透過吸引較落後國家的留學生,並且將這些留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他們培養成親近自己國家的人才。
這些擁有出國留學經歷的高素質人才,返回落後的地區和國家之後,因為自身的經歷也會受到重視,逐漸走向國家的中高層。
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影響,甚至能夠透過大面積的吸引留學掌控一個國家,將一整個國家政府都變成傾向自己的政府。
這樣的留學政策是可怕的,但也是落後國家崛起中不可避免的。
一個國家想要從落後走向富強,就不得不學習來自外界的先進知識,最好的辦法就是前往國外進行留學。
人在國外,不受到國外的影響是不可能的。特別是像菲律賓人這樣,感受到自己和他人龐大的差距之後,對於更先進的國家產生盲目崇拜也就理所當然了。
加上其他行業的留學生,這總共500人的留學生規模將剛在澳大拉西亞進修3到4年的時間,然後返回菲律賓建設新政府。
那時候菲律賓的獨立也基本有所眉目,正是需要更多的人才建設新的政府,消除美國對於國家控制影響的時候。
透過這些留學生,澳大拉西亞也能夠更好地掌控菲律賓政府。其實沒有必要像美國那樣,嚴格的把控菲律賓政府。
只需要透過這些留學生,再加上拉攏一部分菲律賓官員,哪怕菲律賓成功獨立,也註定逃不出澳大拉西亞的掌控。
況且,就算成功獨立的菲律賓,各個行業也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
沒有澳大拉西亞的支援,菲律賓很難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中生存下來。
就算沒有澳大拉西亞,也會有英國和法國,甚至是美國的捲土重來。
一個弱小但擁有大面積土地的國家,想要在這個時代獨善其身幾乎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看起來比較發達的歐洲國家比利時,雖然宣稱自己是一箇中立國家,但還不是遭受了來自德國的侵略?
在這個時代,能夠保證一個國家完全獨立於世界,要麼擁有比較強大的軍事實力,要麼就只能祈禱自己是一個十分貧瘠的國家,不會吸引到那些列強國家的覬覦了。
但很可惜,雖然菲律賓的面積比不上那些大的殖民地,但也是總面積將近30萬平方公里的廣茂土地,並且擁有上千萬的人口,地理位置也還算不錯。
稍微經營一下,這就是一塊不錯的商品傾銷地。加上菲律賓所蘊含的各種礦產資源,所產生的收益絕對是巨大的。
雖然礦產資源遠遠比不上澳大拉西亞,這不代表菲律賓在礦產資源方面就比較貧瘠了。
恰恰相反,菲律賓在鎳礦,鈷礦,金礦和銅礦方面的儲量都不小,在後世紛紛位居世界前十。
其次,菲律賓還擁有一定的石油儲量,礦產的價值絕對能夠給控制菲律賓的國家帶來不菲的收益。
如此情況的菲律賓,除非自身強大,否則是避免不了列強和其他國家的覬覦的。
無論是之前的西班牙,現在的美國,還是將來的澳大拉西亞,都已印證了這一結論,那就是弱者只能成為強者案板上的魚肉。
如果光靠曼努埃爾這樣的文官來發展菲律賓的反美武裝勢力,先不說進度如何,這樣匆匆組建的武裝勢力也註定不太靠譜。
為了讓菲律賓給美國造成的困擾更大,澳大拉西亞還會幫助曼努埃爾組建武裝勢力,包括派遣比較專業的教官進行軍事化訓練,並且教他們一些比較簡單的戰術等。
澳大拉西亞最經常用的大面積火力壓制菲律賓是無福享用了,畢竟這極其考驗國家的後勤水平,以及軍工業的生產速度。
澳大拉西亞在一戰前囤積了大量的炮彈,也只不過使用了幾次火力壓制,每次火力壓制消耗的炮彈數量高達上百萬發,平均每天消耗的炮彈數量都在20萬發以上,足以見得大面積火力壓制對後勤的考驗有多麼巨大。
以目前菲律賓的實際情況來看,別說能夠用得起大面積火力壓制了,化整為零的反美武裝勢力能夠動用的起火炮,就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
甚至在一般情況下,絕大多數重武器都會被封存,等到將來菲律賓組建真正的軍隊之後才會動用。
畢竟現在武裝的作用,只是對菲律賓的美國軍隊以及基地造成騷擾,可沒打算靠他們完全擊敗美國人。
明天兩更,保底六千字,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