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內戰對於哪些國家影響最大?
毫無疑問,就是和俄國相鄰,並且比較弱小的國家。
在所有俄國的鄰國中,受到俄國內戰影響最大的,應該就是內部十分混亂的奧匈帝國了。
奧匈帝國並未在戰爭中分裂,這對於皇帝卡爾一世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但問題是,卡爾一世很明顯已經沒有足夠的威望的地位,來維持奧地利和匈牙利的聯合。
如果再加上波西米亞地區,這儼然就是一副三方鼎立的局勢。
三角形是穩定的,但三權鼎立可不是。再加上來自俄國革命的影響,奧匈帝國也迎來了最艱難的選擇。
1919年3月,蘇維埃俄國在莫斯科舉行了會議,並且正式成立了第三國際。
在這之後,匈牙利的蘇維埃黨派受到了來自莫斯科的支援,在匈牙利王國大肆吸收支持者,已經成為匈牙利最大的黨派之一。
之前提到過匈牙利的經濟大多都是小農經濟和小資本經濟,這也代表匈牙利擁有大量的個體戶農民。
為了拉攏這些農民,匈牙利的蘇維埃黨派大肆鼓吹蘇維埃制度的先進性,並且強調代表委員會是為了工人和農民的利益,和資本家,也就是奧地利舊政府進行抗爭。
這其實和匈牙利以及奧地利的關係相對應。匈牙利和奧地利政府的經濟相比,明顯處於相較於弱勢的一方。
匈牙利人並不樂意看到奧地利政府對於自己的壓迫,帝國政府和王國政府之間的衝突更是讓兩個地區水深火熱。
和蘇維埃黨派相對立的,是匈牙利國內早已經成立的資產階級黨派。
雖然這兩個黨派的意識各不相同,但這兩個黨派此時卻聯合在了一起,他們擁有一個相同的目標,那就是結束哈布斯堡王朝對於匈牙利長達400年的統治。
作為歐洲最偉大的家族,哈布斯堡家族的歷史絕對是輝煌偉大的。
但現在,雖然還保留著奧地利的皇位,但哈布斯堡在奧匈帝國的地位已經寥寥可危。
皇帝卡爾一世至今還沒有狠下心來對奧地利和匈牙利進行切割,哪怕這兩個地區已經變成了根本不可能繼續聯合在一起的仇敵。
如果說之前戰爭時期匈牙利的背叛是加劇奧地利和匈牙利矛盾的導火索的話,那麼流感時期帝國政府對奧地利和匈牙利地區截然不同的態度,就是直接切斷奧地利和匈牙利聯絡的利劍了。
匈牙利是奧匈帝國的產糧地區,帝國政府自然要求匈牙利王國在流感期間為整個帝國提供足夠的糧食。
同時,還因為帝國政府身背大量的債務,帝國政府購買匈牙利王國的糧食用的只是空頭支票,以及那貶值到連廢紙都不如的奧匈帝國克朗。
匈牙利王國的那些農民和小資本家,自然不願意自己辛辛苦苦種植的糧食和資產就這樣被帝國政府收購。
他們還想用之前的辦法,也就是堅定地宣告自己已經沒糧來搪塞帝國政府的要求。
但沒想到,在帝國政府的命令下,軍隊直接開拔到了匈牙利王國政府,強制徵收了一大批糧食。
雖然也留下了一部分克朗和英鎊作為補償,但匈牙利的資本家們顯然不願意。
畢竟在流感時期,糧食的價格早已經翻了好幾倍。帝國政府想要用流感未發生前的糧價來購買糧食,這不就是光明正大的佔便宜嗎?
再說了,奧匈帝國的克朗在奧匈帝國都花不出去,貶值的幅度甚至都不能用誇張來形容。
這樣的情況下,匈牙利王國對於帝國政府的埋怨程度無限加深,也加劇了王國政府和帝國政府之間的矛盾。
作為本應該是調劑者的皇帝卡爾一世,但面對帝國政府和匈牙利王國政府之間的矛盾時,不僅沒有任何作為,也沒有安慰處於受害者一方的匈牙利政府。
這讓匈牙利王國政府對於卡爾一世很是失望,也加劇了匈牙利民眾對於帝國政府以及皇室之間的矛盾。
事實證明,只要民眾看你不順眼,那麼你做什麼事情都是錯的。
積憤已久的匈牙利民眾爆發了全國性的大遊行,要求推翻卡爾一世的統治,組建一個完全獨立的匈牙利民主國家。
也正是從此刻開始,奧地利和匈牙利的關係勢同水火,卡爾一世想要魚和熊掌兼得是不可能的,他也必須對於這兩片土地進行一個選擇。
結局很明顯,卡爾一世不可能選擇已經公開反對他的匈牙利王國,只能裝作兩耳不聞窗外事,祈禱奧地利不會爆發如同匈牙利一般的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