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四百六十八章:遷都提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六十八章:遷都提議 (2 / 3)

只有東南部沿海是適合發展的地區,但這邊地區太過狹小,卻夾雜著澳大利亞地區超過一半的人口。

這對澳大拉西亞的發展來說是極度不均衡的,西部地區也就算了,畢竟是沙漠地區,也完全不適合發展。

但大名鼎鼎的大自流盆地和墨累河平原,這裡是澳大拉西亞為數不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區,按道理來說應該十分適合農業,牧業和經濟的發展。

但因為土地荒漠化甚至沙漠化的原因,澳大利亞地區的中部平原已經有部分荒漠化,急需進行治理。

而治理這片地區的最好辦法,就是將首都搬遷到墨累河流域,動用政府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來改善這片地區。

如果墨累河河流域治理的好,單單墨累河河流域,就足以成為一片可容納上億人口的三角洲,也是澳大拉西亞將來的農牧業中心。

遷都的勘探工作早已經在幾年前就進行完畢,且預計將新首都放在墨累河和達令河的交界處,墨累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帶。

放在這裡的好處,一來背靠兩條河流,更加適合城市的發展。二來能夠順著墨累河直下,擁有比較發達的海運。

而且這裡東西南北都是廣茂的平原,無論是發展農牧業,還是建設城市或者發展工業,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而墨累河作為澳大利亞地區的第一大河流,其流域的發展潛力也自然不用多說,絕對是澳大利亞地區數一數二的。

內閣政府需要解決的問題,一來是如何遷都,何時遷都以及新首都的命名。

搬遷一個國家的首都並不是容易的,畢竟首都作為國家最基礎的行政中心,勢必要容納國家政府的大部分機構。

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新首都還要容納王宮,法院等等,因此也需要漫長的建設週期。

還有就是目前墨累河流域的人口並不多,如果要搬遷首都的話,是否要從悉尼和墨爾本遷走一部分的人口。

作為澳大拉西亞最大的兩座城市,悉尼和墨爾本的人口均已經超過200萬。

一個人口不足2000萬的國家擁有兩個200萬人口的城市,這也算是一個奇觀,也是目前澳大拉西亞面臨的問題之一。

如果首都繼續設在悉尼,悉尼的移民吸引力絕對是澳大拉西亞所有城市中最大的。

每年至少有三四成的移民被悉尼吸納,對於澳大拉西亞的發展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也不利於西澳大利亞的利奧諾拉工業基地發展。

工業基地的最大特點,就是需要充足的人口,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發達的交通網路。

後兩項澳大拉西亞是完全不缺的,唯獨工業區的人口一直是一個問題,政府大力支援向西澳大利亞州移民才稍微解決了這個問題。

除了遷都這個難題之外,對於新佔領的土地的劃分問題,也是目前的內閣政府需要考慮的。

在整個戰爭期間,澳大拉西亞新獲得了德屬新幾內亞,德屬薩摩耶,西新幾內亞,蘇拉威西島,爪哇海諸島等,以及中東地區的沙特波斯灣沿海,卡達,巴林和科威特(還沒正式交換)。

這些土地還是十分龐大的,也需要將其進行劃分,組建新的行政地區或者併入原有的殖民地。

中東問題很好解決,這很早就決定了中東地區佔領的土地統一組建波斯灣沿岸領地,也是將來澳大拉西亞的石油開採地。

這裡更多的是作為軍事管理區域,畢竟這裡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石油資源,需要大量軍隊的看守和保護。

甚至阿瑟還打算在中東地區建立海軍基地,組建一支波斯灣分艦隊,並且設立澳大拉西亞國防軍波斯灣地區司令部。

波斯灣領地將作為澳大拉西亞最特殊的一個行政區域,長時間由軍隊進行軍事管理,並且只向阿瑟和政府負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