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四百六十四章:凡爾賽合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六十四章:凡爾賽合約 (2 / 2)

只有將德國人樹立為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法國才能名正言順地欺壓德國。

因此,克列孟梭拒絕了德國的要求,並且表示協約國不接受對和約的任何讓步或者修改。

如果德國人不能在兩天之內簽署條約,那麼協約國軍隊將再次對德國發動進攻。

不管德國人在戰前有多大的信心,但此刻,敗軍之將不可言勇的道理讓德國人真切的領會了。

在來自國內外的壓力之下,最終,德國政府宣佈無條件接受和約的全部內容,並且在第二天簽署了這份和約。

雖然和原本歷史的走勢已經有很大的不同,德國人仍然割讓了將近八分之一的領土,減少了十分之一的人口。

在原本歷史上應該獨立的波蘭也完全被俄國吞併,畢竟此時的俄國還處於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政府控制,在歐洲國家看來也算是自己人。

如果是工人聯盟上位,那協約國的態度可就大不相同了。首先,英國和澳大拉西亞不會支援俄國,法俄聯盟能不能繼續維持也是一個問題。

在諸多國家的防備之下,俄國能守住自己的領土就不錯了,更不要說吞併如此龐大的波蘭了。

原本劃給波蘭的波蘭走廊全部被俄國吞併,也導致俄國雖然沒有拿走東普魯士,但卻將東普魯士成了德國的飛地。

值得一提的是,對德國限制的條約中,也能夠看出協約國四大列強互相博弈的結果。

協約對德國的軍事實力進行了大量的限制,更改了德國的兵役制度,並且限制德國的陸軍總數不得超過15萬人,德國士兵服役時間不得超過兩年。

協約對於德國海軍的規模和數量也進行了大量的限制,只允許德國擁有最高6艘巡洋艦和更小的作戰軍艦,但不得超過15艘。

飛機,潛艇等先進的攻擊性武器,以及坦克,火炮和機槍,德國軍隊均不得持有並且生產。

萊茵河以西為軍事禁區,不允許任何德國軍隊進入。萊茵河以東50公里範圍內的軍事設施必須全部拆除。

基本上德國所有軍事設施都要拆除,但一些地區卻是例外,比如針對俄國邊境的一些地區。

名義上這些地區都是防備著莫斯科地區的工人聯盟,實際上也是同樣防備著俄國政府。

畢竟俄國吞併波蘭之後,單獨的德國或者奧匈帝國已經完全阻擋不住俄國的擴張步伐。

如果不保留一點德國的軍事力量,東普魯士遲早被俄國吞併,西線的萊茵河地區也遲早被法國人侵蝕。

對於戰敗後的德國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德國不僅損失了大量的領土和人口,還損失了先進的工業和所有海外市場。

根據凡爾賽條約的其中一條規定,戰勝國對德國輸出或者從德國輸入貨物將不受任何禁止和限制,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自由出入基爾運河以及德國境內的所有運河,駐紮在德國的協約國軍隊的所有費用也由德國政府支付。

這也代表著德國國內將成為協約國工業品的傾銷地,對於德國本土工業的發展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不能對外來工業品進行限制,也就代表著德國已經失去了收關稅的能力。

沒有關稅的限制,再加上戰勝國對於德國工業的剝奪,在短時間內,德國工業根本沒有重新恢復的希望。

這也代表著德國即將迎來漫長的黑暗,因為協約國對德國的剝削是不可能主動停止的。

從這份完整的凡爾賽條約中就能夠看出,這並不是一份追求和平的合約,不是一份瘋狂剝奪戰敗國的掠奪條約。

在凡爾賽條約簽訂之後,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沒有任何笑容,反而一臉憂心忡忡的對著克列孟梭說到:“你們可以奪走德國所有的殖民地,把他的軍隊縮減到僅夠建立一支警察部隊的力量,把他的海軍減到五等國家的地位,但這一切終將毫無意義。如果德國認為這份和約並不公平,那麼他將會找到對戰勝國進行報復的手段。”

可惜這樣有先進性的話語並不被克列孟梭所重視,反而還被克列孟梭所嘲笑,認為堂堂大英帝國已經懼怕戰敗的德國,天下哪有戰勝國懼怕戰敗國的道理?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今天日萬,已更3000/10000,求月票,求支援!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